让脱贫产业多些保障
谈到脱贫的可持续性问题,历来都绕不过产业。这是因为有了产业,贫困户才能依靠与产业的长远利益连接,或参与经营,或参与务工,或参与入股,实现稳定脱贫,也可......

○林益民

谈到脱贫的可持续性问题,历来都绕不过产业。这是因为有了产业,贫困户才能依靠与产业的长远利益连接,或参与经营,或参与务工,或参与入股,实现稳定脱贫,也可谓是志智双扶,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和谋生本领的好门道。而说到产业,又不得不说产业的保障问题,因为这涉及到产业发展的持续和农户的稳定性收益。

近日,记者参加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井冈山、永新、青原等地,欣喜地发现各地在产业扶贫中的新路子、新方法,它们让脱贫产业更加稳健长远的同时,更让农户吃下了“定心丸”。细思之,其实是各地让脱贫产业有了更多的保障,已经涵盖到技术、销路、劳动力等各方面,现举出永新几例,加以说明。

比如,石桥镇长溪村的养蚕业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销路、收入等问题。村里成立了蚕桑产业合作社,桑园的种植管护由合作社统一进行,合作社推行了小蚕共育技术,养蚕批次和成活率大幅提高。县蚕桑办安排企业进行回收,乡里帮他买了价格保障险和自然灾害险。全村贫困户参与养蚕,多的年收入近2万元。又比如,三湾乡九陇村发展了丝瓜络产业,与公司合作建立基地,并签订种植与收购合同,这个订单农业避免了销售难的市场风险问题,还提供了价格和技术保障。甚至除了这些,有的还提供了劳动力方面的保障,比如,在中乡在其西瓜大棚内率先推出“反租代包”的模式,企业将从农户手上租来的流转土地进行基础改造,建好大棚后反租给农户种植,并提供种苗、销路、技术指导等。无劳动力的贫困户也可租下大棚,交由其亲邻好友种植,双方按一定比例受益分成。

事实说明,创新的理念在发展脱贫产业,增加产业保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今年,我市产业扶贫有新力度,明确提出了要建立技术保障、病虫害防治、市场营销这三大体系,这也可以说是向产业保障进军的

证明。因此,何不拓宽思路、创新思维,让脱贫产业多些保障,解决产业发展的后顾一大忧呢?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