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生态文明周刊> >正文
天蓝 地绿 水清 ———青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宜居城市纪实
2017-09-27 10:23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4

5

□郭文杰、彭生苟 文/图

自2015年4月青原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以来,该区主动融入全省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建设,围绕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青原和实现绿色崛起的战略目标,合力推进生态文明与经济融合发展,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该区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4.8%,城市绿化率提升至47.9%,空气环境质量常年稳定在国家Ⅱ级标准以上,主要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水质整体状况优良。

■   创新体制机制,

合力共建生态文明

坚持生态立区,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编制、组织领导、考核奖惩和资金投入机制。

坚持科学统筹谋划。该区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青原样板,从加强生态建设、加强环境治理、引导绿色生产、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方面进行了专门规划。加强政策措施出台,区生态文明办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即将出台相关考核办法;全区各责任部门制定了水库水质整治、“三改三清”、农村清洁工程等一系列专项环境整治和生态提升行动方案并坚决抓落实。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区委、区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对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与督查。各部门乡镇均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体系,建立了“一把手”负责制,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建设组织网络,全区上下形成了统筹推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调整优化投资结构,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向生态建设方面倾斜,今年“四新”青原安排各类项目中,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数占68.4%,投资额占66.9%。严格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建立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整治、生态系统修复长效管理机制。

■   保护资源环境,

合力提升生态优势

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扎实开展自然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等工作,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该区把生态红线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将饮用水源保护区、白云山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公益林等纳入生态保护区范围,按生态敏感程度划定生态红线,实行严格管控,科学划定总面积为195.2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红线,占全区国土面积的21.4%。建立水资源红线制度,分解落实了“十三五”期间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目标计划,编制上报了《青原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土地资源红线制度,划定了全域永久基本农田20.21万亩,加强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在严格山水林田湖管控工作中,着力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了区、乡、村三级“河长”“库长”组织体系,强化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重点区域保护,对富水河、孤江全面实施禁采,关闭采砂场10家,全区水库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和城区饮用水源达标率均为100%。切实落实林地用途“一张图”管制,划定省级以上重点生态公益林14.19万亩、天然林3.9万亩,完成造林面积2.5万亩,森林抚育9.5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林0.62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4.8%,森林资源面积和质量明显提升。实施水土保持工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余公顷,加强了2.08万公顷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

在构建梯度生态格局中,推进城镇生态建养,凸显山水文化特色,完成了华虹园等10个街头小游园建设,加快推进渼陂生态文明示范基地建设,全力打造渼陂省级特色小镇,改造提升青原大道、青原山大道等城市绿道14公里,郊野公园全面建成,在城镇区域完善“精品公园+生态绿廊+郊野公园”三级生态梯度,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3.1%,绿地率达到47.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

■   加强综合整治,

合力美化城乡环境

坚持以工程项目为抓手,持续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营造天蓝、地绿、水清的醇美青原。

深入推进“三净”工程。该区大力实施蓝天行动计划,狠抓城市建筑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大气污染治理,加强了工业园区废气排放检测和专项整治,大力实施燃煤锅炉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投入使用。开展“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执法专项行动”,加大了对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全区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区饮用水源达标率为100%。

深化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城区拓展工程、市场提升工程和网格化“三改三清”,在老城区、城中村等地,实施了成片改造和保护整治。全面建成了覆盖1200个自然村的农村清洁工程,配备了1000人左右覆盖所有自然村组的保洁员队伍,全区垃圾处理率达到9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75%以上,农业面源污染有效减少,最大限度减少了垃圾污水入河入库入塘。

严肃整改中央环保督察问题,制定出台了《青原区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对反映的重大问题实行清单管理,做到“按期交账、定期查账、据实销账”,确保到年底督察组反馈问题基本整改到位。同时,切实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建立了明察暗访及巡查机制,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进行坚决查处并曝光,两年来共关闭违法企业16家,移交公安处置3起,实施查封扣押1起。

■   加快转型升级,

合力推动绿色增长

围绕“低碳、生态、高效”,大力构建绿色发展的产业体系。

优先发展低碳工业。该区从“强”从“专”稳步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突出电子信息及节能照明、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三大主导产业。今年6月份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推动富滩工业园产业转型升级,不再新引进化工类企业,从根本上杜绝“污染源”。建立了严格的环保准入机制,累计否决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污染型项目20余个,积极推动节能减排行动,大力推进煤改清洁能源工作,量一光电等3家企业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单位GDP能耗和工业增加值能耗有效降低。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该区以现代农业示范园为龙头,大力发展集生态旅游、精品农业、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井冈蜜柚、绿色蔬菜、花卉苗木等支柱产业不断壮大,打造了七彩生态园、源中园、逸乡园等一批金牌生态休闲农庄,创建了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8家,创建了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4家。全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本地品牌,全区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6个,绿色食品(A级)18个,东固山牌井冈蜜柚荣获十七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井冈绿宝”食用油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积极发展全域旅游。该区围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将生态建设与景区建设、文化记忆充分融合,A级景区数量名列全省前列,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醇美青原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升。同时,从“新”从“活”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了电子商务、新兴媒体等城市新经济快速崛起,汽车文化贸易城、井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一批专业市场快速推进,青原山风景区被评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今年上半年规上服务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7亿元,增长40%。

■   坚持文化引领,

合力浓厚创建氛围

依托厚重的庐陵文化底蕴,积极培育绿色文化载体,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提升生态文化。该区坚持区、镇、村三级同创,在获评省级生态区的基础上,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镇各3个,省级生态村以上11个,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基地1个,创建市级以上绿色社区5个,市级绿色学校2所。获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个,中国传统村落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个。

营造创建氛围。在全区广泛开展多层次、立体式的宣传活动;健全公众参与机制,严格执行项目环评审批公示制度,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成功举办庐陵文化旅游节等生态旅游节活动,生态文明创建氛围进一步增强。

倡导生态理念。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领导干部、在校师生学习教育内容,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扎实开展节约型示范单位、节水型单位创建,以干部职工示范引领带动广大群众不断增强资源节约意识。

责任编辑:邹洋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