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血脉——探寻井冈山市人武部争当“红军传人”的足迹
革命的烽火,赋予了它红色的血脉。1928年,毛主席亲手创建了我军第一个人武机构——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防务处。这,就是井冈山市人武部的前身。

龙礼彬、首席记者蒋阿平、记者颜茜

革命的烽火,赋予了它红色的血脉。1928年,毛主席亲手创建了我军第一个人武机构——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防务处。这,就是井冈山市人武部的前身。

风雨的洗礼,没有改变它最初的颜色。90年过去,人武部的面孔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它体内流淌着的红色基因依然代代传承、历久弥新。

建部以来,井冈山市人武部始终坚持以先烈先辈为榜样,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像当年红军那样,紧紧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在革命老区写下了永不褪色的篇章,先后荣获15项国家级表彰、103项军区(省)级表彰,被老区人民誉为“永远不走的红军工作队”。

不忘初心,以信仰铸魂,让红色基因脉脉相传

在井冈山市人武部,每一位新调入的干部职工都会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本书、一碗饭、一钵汤、一堂课、一首歌、走一条道、一个故事。

这,是部里的“红色交接”,延续几十年从未改变。简单朴素的几个“一”,让不同的人生观在这里得到熏陶,不同的价值取向在这里得到升华。

几十年来,人武部的主官换了一个又一个,官兵换了一拨又一拨,但井冈山独有的艰苦奋斗精神,却一代代传承了下来。这是一种强大力量的传递,传的是生生不息的红色“基因”,递的是人武部一茬茬官兵对弘扬井冈山精神的坚守。

不止步于“红色交接”。把井冈山精神作为干部职工的信念之根、感情之源、党性之炉,井冈山市人武部始终坚持用红色基因“铸魂”“补钙”“导航”。

既充分利用井冈山现有的红色教育资源,创新开展“讲红故事、唱红歌谣、走红军路、悟红军情”“季读一本书、月熟一个红色经典故事、周记一个烈士名字及简要事迹”等活动,让大家在不断汲取原生态精神营养中深扎信念之根,校正人生航向。

又紧跟党的创新理论步伐,于求深入、重实效的学习当中,解决好“我是谁、隶属谁、跟谁走、为谁干”等问题,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将红色传统刻印于官兵心中、根植于灵魂血脉,凝聚起推动人武部全面建设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几件不起眼的小事,便可以“管中窥豹”:

一件关于坚守。2016年2月,人武部转隶归建国防动员系统,多年忍受着“两地分居”之苦的几名干部,一夜之间变成编外干部,职工福利取消,待遇大幅“缩减”,月工资仅三千多。若是常人定是难以接受、怨言不止,他们却一如既往淡定从容。职工王建华就是其中之一。“就这点钱,还干得那么有劲,图什么?”一个当老板的同学提出开双倍工资,要他跟着他干。王建华摇摇头,动情地说:“井冈山斗争时期牺牲了4.8万革命烈士,其中3万多名烈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与他们相比,我这点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一件关于传承。“井冈山上哟喂喂太阳咙,太阳就是毛泽东。万水千山都照亮,照得人心暖烘烘……”人武部职工曾飞,常常利用双休日为来山旅游的外地游客义务讲解、指路,说到兴奋处,还给游客唱上几句当年的红色歌谣。因为他的热心深受欢迎,人们称赞他是井冈山的“活地图”。

不只有一个曾飞。人武部里人人都能当红色导游、人人会讲革命故事、人人能唱红军歌谣。每逢节假日,人武部官兵都会到井冈山各大景区协助维护秩序、疏导游客,义务为游客讲解井冈山精神。

不仅自己讲解传播,还发动群众一起传播弘扬。人武部组建起一支80余人的“井冈民兵”宣传队,引导他们以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深入各景区宣传讴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把井冈山精神的种子到处播撒。

不忘初心,以信仰铸魂,让红色基因脉脉相传。人武部组建至今,历经9次重大体制编制调整,人员在变,任务在变,时代在变,但干部群众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始终没有变。

纾困解难,扛责任在肩,叙殷殷军民鱼水深情

能战斗的部队,才是一支真正的好队伍。

——险情发生在哪,人武干部职工的身影就冲到哪。始终把老百姓的安危挂心上,井冈山市人武部针对山区景区火灾、地质灾害等易发多发的实际,在全省率先组建了一支集森林灭火、抗洪抢险、应急救援、安保维稳为一体的125人的民兵应急连,配齐应急装备,完善应急预案,常态组织应急演训,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2014年4月,正值第五届井冈山国际杜鹃花节开幕,井冈山笔架山景区索道突发故障,导致300余名游客滞留轿厢,悬挂高空。情况危急,万众焦虑。人武部闻令而动,迅速组织队伍前往救援。紧急时刻,一分一秒都是珍宝。当日,原本拥挤的景区道路因事故严重受阻,寸步难行,救援和医疗分队不顾山高路陡,徒步绕道,手脚并用,攀爬到现场,从上午10点奋战到晚上11点,硬是用肩膀搭出一副人梯,将受困人员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摸着他们红肿的肩膀,一位上海游客感动不已,说:“解放军的肩膀,是老百姓最坚实的依靠!”

“八面山救援”“拿山救火”、中山大学科考队员迷途遇险、抗冰雪救灾……近年来,人武部先后出动民兵3537人次,安全转移群众1300多人次,为群众挽回财产损失3500余万元,突出事迹被写入《井冈山市志》,被老区群众誉为井冈山上的“守护神”。

——群众困难在哪,人武干部职工的责任就在哪。赓续传承“一块苦、一块干”的红军爱民为民好传统,井冈山市人武部主动融入脱贫工作,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安居扶贫、党建引领,全心全意帮助贫困群众、服务贫困群众、引导贫困群众,全力攻坚脱贫。

群众没有路,人武部就想方设法帮忙修路。位于寨下村的一座木桥,是坳里乡7个自然村的必经之路。因年久失修,已难以通行。修桥没有经费,人武部就向外争取、向内自筹解决;施工缺乏力量,人武部就组织百余名民兵,自带干粮和工具,与村民们一道奋战……经过3个月的日晒雨淋,一座宽10米、长60米的大桥架起来了,一举解决了山里1035户家庭出行难问题。93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唐守志逢人便说:“当年的红军又回来了。”

群众难脱贫,人武部就千方百计来助力。大陇镇中村村81岁高龄的贫困户朱开文,家在大山深谷,没钱、没技术,靠自己根本没有能力脱贫。井冈山市人武部想方设法筹资,先帮助他购置了新家,又组织干部职工捐款3万元,帮助他加入大陇镇农业合作社,每年可分红3500元,还安排他尚有劳动能力的小儿子进合作社打工,彻底解决了老人的实际困难。搬进新房时,老人特意请人写了一副对联:“搬出九华岭感谢亲人解放军 住进大陇镇时刻不忘共产党”。

受益的,可不只是朱开文一家。经省测评组评估判定,人武部挂点帮扶的44户贫困户154人(其中17名贫困学生),已全部实现脱贫。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关键时刻冲得上、能打仗、打胜仗”……井冈山市人武部用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树立起了群众对帮扶干部、对军队、对党的绝对信任。

“送儿当红军”,是井冈山历来的好传统,也是群众信任党、信任人民军队的最好体现。据介绍,井冈山市人武部已实现连续56年57次无责任退兵,先后4次被评为“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打造了征兵工作“井冈品牌”。

严守纪律,以廉洁正身,让军人本色熠熠生辉

“一根灯芯办公、看书、写文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后人留下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制胜法宝。

严守纪律,以廉洁正身。这是井冈山市人武部传承和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的另一个实际行动。

2005年,新营院搬迁前,这里还是一片黄泥荒山。不靠一味砸钱,没有依赖工程队,全体干部职工自己动手,肩挑、手提、一起抬,搬运石料560多吨、泥土1200多方,硬生生将那个乱石岗变成了氛围好、环境优的美家园,成功节约经费200余万元,被原南京军区评为“资源节约建设先进单位”,群众纷纷称赞他们是“井冈山上的愚公”。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好作风,什么时候都不能丢。这两年,尽管工作生活环境都得到较大改善,但全体干部职工依然秉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始终把勤俭节约作为日常习惯,能自己能动手的就不花钱请人、能自己维修的就不弃旧换新、能自己解决的就不轻易向地方申请,自觉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度电,尽可能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应急备战的“刀刃”上。

就拿接待保障来说吧。按理,部队来了客人,适当买点贵的、上点好的也不为过。可井冈山市人武部却不!他们自己制作红军菜,在食堂安排生态“红军宴”,既热情周到,又节约开支。很多来这里的客人都说,“你们菜里有故事、饭里有精神,再好的宾馆酒店也做不出这样的‘精神大餐’”。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就得从一粥一饭、一砖一瓦开始做起。井冈山市人武部紧盯重大项目建设、兵员征集、财金管理、物资采购等重点,先后制定6项管理制度规定,从小事小节上开始立下“铁规矩”,既保障了权力在监督中平稳运行,有力纯正了部队风气,更生动诠释和弘扬了廉政文化,让干部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的政治自觉,永葆队伍艰苦奋斗和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2016年5月,人武部改扩建部史馆的公告发出后,一位老领导带着包工头找部长刘宗成,请求包下这项工程,刘宗成婉言谢绝,并在部党委会上明确提出这项工程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任何人不得搞暗箱操作。最终,这项工程成为了阳光工程、廉洁工程、精品工程。

大力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市人武部严格制定了《干部职工日常管理办法》《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管理规定》等制度,细化规范日常办公、教育训练、考核奖惩等,形成人人按职责干、事事按制度办的良好氛围。

井冈山市人武部首任部长、93岁的老八路陈学文,回到人武部“省亲”时,由衷感慨说:“在你们身上,我看到老红军的本色没有变,党和军队的好作风没有丢,你们不愧是新时期的红军传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