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塘边古村: 岁月悠悠故事悠长
一千多年前,塘边村就一直静卧于赣中西部安福一片的丘陵之中。村的东、西、南三面都是连绵起伏的嵯峨高山。

4

八栋屋

5

文明坊

6

大夫第门楼

7

八栋屋内

8

石雕

9

石雕

10

旧民居

11

马头墙

12

村景

刘佳

一千多年前,塘边村就一直静卧于赣中西部安福一片的丘陵之中。村的东、西、南三面都是连绵起伏的嵯峨高山。

一世祖刘景洪,是西汉长沙定王的后裔,在后汉乾祐年(950年),带着家人辞官直奔塘边而来。此后,刘景洪和他的五个儿子坚守在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偏僻地方,在此繁衍生息。

塘边村虽说地域宽阔、土地充盈,但是最大问题是缺水,基本靠天吃饭,不利于耕作。精明练达的塘边人在饱受天灾虫祸的侵害和稼穑艰辛之后,被迫放弃了单纯的农耕生活,走上了一条经商耕读的发家之路。

大约在南宋时期,塘边人便随安福商帮三五成群结伴外出学徒,“富则为商,巧则为工”,积累经商经验和资金之后,走州过府,随收随卖,经营着粮食、食盐、茶叶、陶瓷、纸张、布匹、烟草、药材、木材等。自此,塘边人以经商为荣,走南闯北做生意蔚然成风。

湖广地区因距离江西不远,来往方便,故“豫章之为商者,其言适楚,犹门庭也。”所以在湖广的江右商人很多。塘边大部分商人跟随江右商帮,在周围的长沙、衡阳、湘潭、武汉开设店铺票号。没有固定铺面的,则当起了走街串巷肩挑车推的小商贩。他们向北经赣江、过九江东下,频繁往来于江浙皖,主要做贩卖生意,即将江西出产的稻米、大豆、瓷器、夏布、纸张、木材、烟叶、桐油、茶油等运往江浙皖,而后将三省盛产的食盐和丝、棉织品销往江西;有的则一路向前继续向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进发,携带绢布、火药等商品涌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从事矿业生产;往南则经吉安、宜春、赣州南下,抵达福建建阳、邵武、长汀以及广东广州、佛山、潮州、惠州等地,经营布匹、茶叶、盐业、典当行等。及至明清时代,塘边人经商足迹遍及南方各大城市,并远涉东南亚各国,可谓“负贩遍天下”。

富裕起来的塘边人由于亲身体验到从商的艰难和经营的劳苦,往往能够远离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甘于布衣粗食、洁身自好。他们“不趋游荡,凡声色犬马樗蒲之戏,从不入其内”。他们的商业利润很大一部分是拿回老家修谱建祠、购买田地、资助科举、兴办学堂、赈济族众以及捐纳功名、光宗耀祖等。明代后期开始,富甲一方的塘边刘氏家族热衷起了置地建房,竞相大兴土木兴建府第,不知不觉间,便建起了一座面积达9万多平方米的村落。在清朝后期,塘边有“小南京”之称。

塘边村坐落在低山丘陵上,没有一条长年流贯其中的天然河流。刘氏先祖们便在荒凉的洼地上,开挖了一些池塘、沟渠,然后依照“八卦图”形状,进行房屋布局。他们先是用石头垒砌了一道“S”形的长堤,将东西两边的池塘分隔开来,长堤两边的池塘水面,恰似太极图中阴阳鱼。整个村庄房屋则按照八卦图格局布置,围绕村中心池塘逐水而建,大体上呈圆形。若从空中鸟瞰,塘边村内的石堤、水塘和屋宇俨然是一幅精美的人工八卦图。

塘边村现保存着八栋屋、文明坊、大夫第等90余幢明清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大部分为“群落”式结构,带有浓厚的家族性特点。它们既不像北方的大宅院,也不同于客家大围屋。每一处民居群落如同一座古城池,群落内幢幢民居比肩而立,四周砌有高高的青砖围墙,护卫着居民的安全。民居群落大院围墙估摸有一丈多高,没有开设窗户或瞭望口,防御功能没有客家围屋那么明显,大院房屋摆布不像北方大宅院那样严密,园林色彩没有北方大宅院那么浓厚。院墙呈封闭状态,在不同方向开有若干大门,正门多为牌楼式大门楼,侧门则是用青石门框砌就的简易小门。

各个“群落”大院里的所有民居都是统一规划、统一建筑的,其建筑风格带有浓郁的赣中文化特色,清一色坡顶灰瓦,青砖风火墙,呈现出青灰色建筑基调。屋内厅高楼低,天井小型多样,没有天井的,则代之以天门或天眼,窗棂隔扇多饰以木雕,大户置藻井、彩画和影壁。

“文明坊”是塘边村最大的“群落”,内有民居24幢,纵横数十条宽度一致的鹅卵石或青石板巷道。初进大院,整齐划一的民居让你感觉如入迷宫,辨不清方向。“文明坊”群落有一座祠堂叫“慈德堂”。“慈德堂”朝南开设了一扇牌楼式大门,门楣上方有一石匾书云:“文明”。门楣两侧青石镌刻着一副对联:“文峰耸翠文人起,明镜呈辉明德馨”。由此,后人将整个群落大院命名为“文明坊”。“文明坊”群落大院的正门位于“慈德堂”东面,为门廊式结构,塘边人习惯称其为“马廊”。门廊两边石柱刻有对联:“池临户处观鱼变,柏绕堤前引凤飞。”走进马廊,可以看到门两侧分别建有一排两层高的廊房,每排廊房10余间。整个文明坊群落大院在北面还开设了两扇后门,若干小侧门。没有特殊情况,小侧门一般不会打开。整个群落,是一个有着血缘关系、累世同居的大家庭。

大夫第是塘边最豪华、最精美的建筑。相传清代咸丰年间,安福四十三都(今洲湖镇塘边)刘致美、刘继美兄弟俩,在湖南做生意赚了大钱。为光宗耀祖,他们返乡大兴土木,兴建宅第宗祠。哥哥刘致美财大气粗,耗巨资建造了“八栋屋”。弟弟刘继美则花钱捐了个五品顶戴,并在八栋屋斜对面坡地上建造起了当时号称“江南第一”的“大夫第”。“大夫第”美轮美奂,富丽堂皇。后来“大夫第”终因出现建筑等级逾制问题,而被官府追究,罚其维修安福县城城墙。1960年,群众在挖县城残存墙基时,发现不少城砖上刻有“四十三都塘边维修”铭文。

大夫第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它坐东朝西,正门门楣上方镶嵌一块青石匾额,上面横镌“大夫第”三个楷体大字;再往上有一块大约2米长的石雕图案,屋檐下则装饰着20余幅彩绘图案;正门两边穹门上,分别镌有“出孝”、“入悌”字样。整个建筑为三进式三间两廊格局,主楼呈九宫格式布局,中轴线上游门厅、天井和正厅,两边是六间厢房和正房,上层的阁楼,可用作书房或客房。屋内装饰豪华,房梁、廊柱、横坊采用楠木、梨木等珍贵木材,藻井、雀替、隔扇、窗棂等皆以鎏金木雕装饰,二楼回廊栏杆雕有花卉吉祥图案;雀替、斜撑处饰有木雕狮子50对,每对狮眼镶嵌着夜明珠,入夜熠熠发光。门枕石、地垘、柱础皆饰以精美石雕图案,甚至连水枧、水管都用锡铸成,可见大夫第建筑材质考究、工艺精湛程度。

在塘边,我们还发现了许多有意思的古建筑遗址。出于教育、宗教、祭祀需要,塘边村内还规划建有聚竹书院、敬庄公书院、雨花庵、紫霞坛、福神洞等建筑。可惜因年久失修,大部分已坍塌损毁,残破支离,连同它们的传说一起淹没在萋萋野草之中。

拂去岁月尘埃,最能凸显塘边昔日的繁华和辉煌的,还要数明清时代的建筑。透过历史烟云,那些明清古建筑为人们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