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荒山变青山
“咱们赤谷的铁矿生态复绿工程都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啦!”9月7日,安福县赤谷乡几个年轻的乡干部向前来办事的村干部们进一步宣传生态复绿工程,语气里透着满满的......

曹俊、首席记者蒋阿平

“咱们赤谷的铁矿生态复绿工程都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啦!”9月7日,安福县赤谷乡几个年轻的乡干部向前来办事的村干部们进一步宣传生态复绿工程,语气里透着满满的自豪感。

赤谷乡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铁矿矿藏区,曾经每年为财政奉献2亿多元的税收收入,然而,10多年的不断开采也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

今年以来,该乡坚持把矿区复绿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辖区所有矿山生态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整治,共建共享绿色家园。

分片包干抓复绿。该乡党委、政府班子成员一人负责一个矿区,既负责推进矿区复绿工作,也负责进一步规范矿山开采行为,将“边开采,边治理,边复绿”落到实处,并督促矿山复绿责任企业加强对新造林的管护、补种,确保“造一片、活一片、管一片、绿一片”。

按照植树造林与播种造林相结合的方法,该乡因地制宜、适地种树,已完成矿山植被恢复造林1.6万余亩,遭到破坏的山林重新披上了绿装,矿区饮用水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原矿区荒山污水变成了青山绿水。

干群齐心共护绿。该乡充分发动群众力量,将林木管护工作与村干部工作考核挂钩,建立了联防互助护林防火的工作机制,齐心协力保护青山绿水。同时,强化尾砂坝的治理和防控,采用巡查制和零报告制,保障坝体安全和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渐渐地,赤谷变了,绿越来越多、越来越美了。当地群众欣喜不已,赤谷矿区竟然也有“楠木群”了。那是近年生态复绿种植的300余亩楠木幼树,还保护了天然林1000余亩。

“只要我们持续对矿山进行生态复绿,又齐心保护好青山绿水,咱们赤谷的生态环境一定会越来越美的!”交谈结束时,年轻的乡干部笑了,村干部们也笑了。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