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碎片
在众多的作家中,张宗子算得上是一位学者型作家了。

原标题:思想的碎片——读张宗子《梵高的咖啡馆》       ■路来森

在众多的作家中,张宗子算得上是一位学者型作家了。

他善写,更善读,古今中外,举凡文学、哲学、史学、艺术、思想史等,皆在其阅读范畴。读书之多,从其文章中,亦能见一斑。

读,则思,思则有所得,随手记下,便成佳章。《梵高的咖啡馆》一书,就是张宗子读书所思、所得的成果。

正如他在该书“序”中所言:“多年以来,我有随手记录见闻和感受的习惯,从前是写在卡片上,现在是在电脑上打字。”他又说:“这类文字,一般称作札记。札记和日记不太一样,日记偏于记事,札记所记则主要是所思和所感。即兴的感想,有的来自身边发生的事,以及关注的新闻,有的来自阅读,而以后者为多。”

这两段文字,既告知了读者,作者读、记的习惯,也阐明了该书的内容重点所在———“所思和所感”。

该书的内容,可谓“博而杂”———“断想”式思维,“片段”化记录。

然,归其大类,亦可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各门艺术,以及艺术家和其作品的思考;二是对基本写作理论的探索;三是随手所记的一些“即景抒情”的生活片段。

张宗子喜欢读书,也喜欢电影、音乐和绘画。因此,对作家及其作品的评价、对电影艺术、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的评价,就构成了该书内容的重要部分。外国作家,如普鲁斯特、尼采、卡夫卡、马尔克斯、乔伊斯、福克纳、毛姆等,中国作家,如苏轼、鲁迅、周作人、沈从文、汪曾祺等,对作家、作品的评价,张宗子讲究时代性,即结合作家所处的时代,来理解作家及其作品。以对鲁迅的评价为例,一度,曾经有部分人认为鲁迅气度狭隘、好斗;对此,张宗子评价道:“须知,鲁迅的很多攻击只是反击。当年,苏雪林和高长虹等骂鲁迅,泼妇和流氓的风度都出来了。鲁迅有其偏见,任何人都有,端看他着眼点在哪里。鲁迅坚持独立人格,对任何依傍都深恶痛绝。”他指明,鲁迅的“好斗”,只是“反击”,是在“坚持独立人格”,而绝不是苏雪林“泼妇式”的谩骂。此种评价,可谓中肯、中的。更一度,有人拿今天的社会价值观来评价鲁迅,甚至于借此否定鲁迅,很显然,此种评价,是脱离了“特定的时代”的,是不正确的。张宗子对此,阐述自己的观点道:“了解鲁迅,还是看当时人的回忆最可靠。胡适、萧红、周作人、陈独秀、曹聚仁、郁达夫、许寿裳、台静农等……资料读多了,知道事情的背景,则真相自现。”

这,才是了解鲁迅的一个客观的角度,一个最理想的角度。

电影是张宗子生活的必要补充,音乐助张宗子展开思想的漫步,读画则让张宗子获得一份内心的宁静与闲适。对多种门类艺术的思考,拓展和加深了张宗子思想的广度和深度。

作为一位作家,读书思考,就必然会涉及到一些写作的基本理论。在《梵高的咖啡馆》一书中,张宗子,谈了“文字、学养、思想”三者的关系,谈了“素养与境界”的关系,谈了“诗歌与个人体验”的关系,谈了“文字与语境”的关系,等等。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从个人体验入手,所谈、所思、所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色彩”,而这“个性化”,恰恰也就是作者的独到体验。

随手所记,“即景抒情”的生活片段,在本书中不多,但却最是能彰显张宗子的“个人性情”。如《金瓣出天地》(写菊花)、《茴香和白银的夜》(写秋月)、《草木之亲》《晚春及其他》《乡村之夜》《紫云英》等片段,触目所及,俯拾即是;随手点染而出,凭着作者超凡的语言功力,就使得文章通透洒脱、清丽萧逸、焕然生辉。

慢慢品读,一派悠闲之下,魏晋文章的风骨精神,明清小品的隽永、恬适,弥散其中,感觉大有意味。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书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作者对一些形而上问题的思考,诸如:梦、孤独、爱情、时间、良知,高尚与自私、孤独与善良、欲望与情感、天才与秩序、等等。这样一些思考,就使一些问题,提高到了思想、哲理的高度,极大地彰显出了张宗子作为一位作家的才情和思想担当。

这些思考,构成了作者“思想的碎片”———片片珠玉,熠熠生辉。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