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游要恪守“止善”之德
每年的七、八月份,都是旅游市场的“暑期黄金档”,北大、清华等“大学游”也随之火爆。

每年的七、八月份,都是旅游市场的“暑期黄金档”,北大、清华等“大学游”也随之火爆。

公众热衷于“大学游”,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一,大学校园确实环境优美。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景色不输于颐和园、圆明园等皇家园林。其二,是为高校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人文精神所吸引。大学是社会中相对洁净的一隅,在高校走一趟,人的心灵仿佛也得到涤荡。若时机合适,家长们还可以带着孩子去高校听一场讲座、听一节公开课,更是一件美事。其三,大学设施齐全,宽阔的操场、齐全的健身设施,无疑具有很大魅力,不少人喜欢邻高校而居与此也有很大关系。如此一来,大学就“被景点”了。

然而,大学校园毕竟不同于寻常公园。大学的首要职能并非供游人游玩休憩,而是服务学生、培养人才和科研创新,在“力能所及”的范围内再服务于游客,这个主次不能颠倒。纵观近年来媒体报道的一些“大学游”中的不文明行为,比如,纵容孩子在大学校园大呼小叫、乱扔垃圾,甚至为了一张自拍照把假期自习的学生赶出教室等行为,不仅玷污了校园文明,破坏了靓丽风景,更严重影响了大学师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

《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校园向公众开放彰显了大学的包容与亲民情怀,公众也应当在大学游中遵从文明底线,恪守“止善”之德。

因此,我们有必要达成这样的共识:一者,大学的美景理应与公众分享,但大学毕竟不是公园,也不是一般的公共旅游景点,即便大学在暑假期间,仍然有许多重要的教育教学、科研、学术会议和办公工作在进行中,并非空闲着;二者,游人在校园中自由参观的同时,也需要遵守基本的文明素质,不要惊扰到校园的清幽与学术的氛围。

大学张开怀抱“与众乐乐”,游客更需要自觉自律。只有这样,在向往名校的同时,才能来一场真正的“心灵之旅”、“精神之旅”。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