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注重“面子”更注重“里子” 泰和全方位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泰和县紧扣“稳粮、供优、增效”目标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建设要求,举全县之力,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中国吉安网讯(罗善平、傅传浩)泰和县紧扣“稳粮、供优、增效”目标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建设要求,举全县之力,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省下达的2017年6.453万亩建设任务已完成项目选址、任务分解及项目规划设计招标、外业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预计在9月底以前完成项目招标,10月底开工建设。

为了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打造成惠民工程、德政工程,该县既着眼于当前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又充分考虑到今后农业产业的发展,围绕发挥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创新理念、通篇谋划、找准抓手、补齐短板。

以土地流转为抓手,夯实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充分利用土地确权成果,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根据项目规划设计,围绕主要交通干线和蜀水(苏溪—马市)、槎滩陂流域(禾市—螺溪)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在今年规划的6.45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内,已流转土地4.5万亩,流转比例达70%,并力争到8月底,流转比例达80%以上。

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抓手,丰富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该县坚持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的发展要求,围绕特色富民产业,在全县规划建立“三带三基地”,即以沙村、冠朝、塘洲等乡镇为重点,打造13万亩绿色水稻示范带;以禾市—沙村、澄江—苏溪为重点,打造两条井冈蜜柚示范带;以澄江、沿溪、万合等乡镇为重点,打造环县城周边有机蔬菜水果示范带;在马市、泰垦等乡镇场新建和改造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蔬果茶基地;在碧溪、桥头、水槎、中龙等山区乡镇新建一批楠木、油茶、花卉苗木等特色竹木示范基地;在沿溪、万合、苏溪等乡镇新建一批特色药材种植基地,形成乡有主导、村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

以培育经营主体为抓手,壮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实力。该县在扶持现有新型经营主体上下功夫,通过政策扶持,发展设施农业,着力扩大产业规模。并多次召开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座谈会,宣传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知识,组织有关涉农部门和重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到赣州的兴国、瑞金和南昌的安义、新建以及山东的寿光等地考察,进一步搅动了经营大户的思想。同时,积极对接浙江、江苏、山东等发展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今年已引进3家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引进工商资本和先进技术等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现代农业。

以农民增收致富为抓手,共享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该县因地制宜,有计划地将桥头、小龙、中龙、水槎等一些边远山区和自然条件较差地区的耕地列入建设范围,有效改善这些地区的生产条件。同时,按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地+农户”模式,引导农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让更多农民分享农业产业链延长和价值链提升带来的红利,今年计划新增农业经营主体200家,对接带动贫困户631户。此外,把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新增的土地划归村集体所有,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内涵。该县积极融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落实最严格的耕地红线。重点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耕地撂荒整治,项目启动以来,该县整治耕地撂荒面积达2100亩。并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山水田林湖生态建养、综合治理等工作,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