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振兴的吉安实践———吉泰走廊
纵观吉泰走廊的发展轨迹,我们深切感受到市委、市政府执政为民,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胆量和睿智,彰显了吉安的智慧与力量;强抓机遇,乘势而上成为全市人民的共......

□陈文珠

火红六月,繁花似锦,庐陵大地,一派生机。今年6月28日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五周年。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谋划,主动对接,精心组织。13个县(市、区)主动融入,积极跟进,认真实施,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市上下,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社会和谐,谱写了一曲曲苏区振兴,科学发展的新篇章。特别是吉泰走廊建设,成功上升为省级、国家级战略,为吉安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跨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走出了一条具有吉安特色的发展新路子,吉泰走廊建设成为苏区振兴、吉安实践的成功范例。

由三吉一泰经济区到吉泰工业走廊,吉泰走廊的发展路径,从松散单一的发展模式向整体综合协调的发展模式转变,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吉泰走廊受到世人的关注,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人才集聚的洼地,生态建设的样板。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于一身,各项社会工业蓬勃发展。经开区、高新区比翼齐飞,蓄势待发,成效显著。一栋栋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机声隆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建成。昔日的荒山丘陵,如今旧貌变新颜。世界五百强企业进驻两区,形成了电子、机械、医药、食品、建材等工业企业,跻身国家级开发区行列;一批批行政领导通过学习锻炼,摸爬滚打,成为企业管理的行家里手,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破浪前行。走廊内的四区三县,你追我赶,各领风骚,成为吉安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展示吉安新形象的一张名片。吉安县强化领导,善谋实干,科学决策,精准扶贫,大力发展工业企业和现代农业,全县财政收入超30亿元大关,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吉水县紧紧抓住苏区振兴的好机遇,主动与国家对口支援单位国防科工委对接,引进大型企业,实行招大引强,实现双赢;吉州区积极对接国家税务总局,学习先进的管理经济,培植税源,搞活经济,促进发展;青原区积极对接三山一江一城战略,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现代农业,形成了红、绿、古交相辉映,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的喜人局面;庐陵新区依托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加强新城区规划和建设,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城区面貌焕然一新;泰和县积极与国家工商局对接,发展电商产业,使地方产品不出家门远销到全国各地,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增加了农民收入。吉泰走廊四区三县成功的实践和经验,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被誉为“静悄悄地急行军”。

吉泰走廊以全市10%的国土面积,创造70%的经济总量,集聚50%城镇人口的发展目标,大胆创新,扎实工作,成效显著。在吉安发展史上可圈可点,成为苏区振兴的成功范例。纵观吉泰走廊的发展轨迹,我们深切感受到市委、市政府执政为民,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胆量和睿智,彰显了吉安的智慧与力量;同时为勤劳善良的吉安人民求新思变,改革创新,艰苦创业的精神所震撼;更为那些不计名利,默默奉献在工作一线的广大干群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精神所感动。强抓机遇,乘势而上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共为。苏区振兴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吹拂庐陵大地,给人以鼓舞和力量。《意见》如甘露,滋润了苏区人民的心,各项优惠政策,带来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吉安人民在《意见》的指引下,感恩奋进,砥砺前行,勇于担当,再造辉煌。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穿草鞋访贫苦,夜走山路打灯笼”。人们无不自豪地说:当年苏区干部的好作风又回来了!各级干部轻车简从,转变作风,走出机关,深入企业、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为吉安的发展呕心沥血,辛勤劳作;坚持民生优先,用实际行动诠释“实干担当,马上就办”的为民情怀;弘扬苏区精神,真抓实干,奋力拼搏,为实现“三个走在前列”、“两大战略任务”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