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免费学习当心信息泄露
于是赶紧扫码进入了一个“素描速成班”的微信群,正如申先生所描述的那样,一进群,才几分钟时间,便陆陆续续有人加进来,而且群主便会要求进群者复制信息文字,......

原标题:扫码免费学习当心信息泄露 提醒:或是微信公众号推销群入群须谨慎

近日,市民申先生向记者反映,称其最近在微信朋友圈,总会看到一些朋友发的免费培训课程状态,还附有二维码图片。课程内容有音乐、插画、口才、摄影、素描等,花样繁多。可是,自己试着扫描添加后,发现并非如朋友圈中所发消息那般,一时觉得“套路太深”,担心可能会受骗,故致电本报。情况究竟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市民反映:扫码入群未见“上课”

申先生告诉记者,前不久,他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位好友发布了一条免费学吉他的消息,想着自己对音乐感兴趣,又刚买了一把新吉他,一时兴起便也想学习。“那消息内容提到,只要长按图片中的二维码,扫描后就能免费观看吉他操作的视频课程。一看也是位热爱吉他弹唱的朋友发的,便没多想立马照做了。”申先生说,扫描二维码后,发现自己进入的并非吉他课程教程的视频页面,二是直接进入了一个名为“吉他免费培训班的微信群”。

尽管没有看到教程视频,但一看微信群名是关于吉他的,申先生也没多想。直到进群后发现的“小猫腻”,让他越来越怀疑,自己是不是被骗了。“进群后,我发现同一时间有很多人加进来,这时群管理员会不断发一些入群后免费听课的条件,其实就是转发我入群前在朋友圈看到的消息,否则就会被踢出群。”申先生说,怕被管理员移出群,他也赶紧按照要求将这条免费上课以及附有二维码图片的消息在朋友圈发布。“短短几分钟,就有几十号人加进来。”

更令申先生无语的是,这个所谓学习吉他的微信群,却迟迟未见“上课”,反而是一味地推荐一些公众号名片,要先关注,订阅。点进公众号发布的内容,还穿插了很多广告在其中。于是,申先生果断退了群。记者体验:群内“隐藏”各种套路针对申先生反映的问题,记者也在自己的朋友圈看到类似分享二维码图片免费学习的消息,并有“仅限前80名免费学习”的提示。于是赶紧扫码进入了一个“素描速成班”的微信群,正如申先生所描述的那样,一进群,才几分钟时间,便陆陆续续有人加进来,而且群主便会要求进群者复制信息文字,保存图片,将内容发布到朋友圈,否则就算报名不成功,会被移出群。因为加入的人多,又担心自己落后于别人,于是产生一种紧迫感,许多加入群的人都把在朋友圈发布的状态截图发到群里,然后群主会告知其报名成功,可以免费学习了。在大家陆续发了朋友圈后,群主便会不断发送一些微信公众号名片,叫大家关注后自主学习。记者随机关注了管理员推送的几个公众号,却发现这些公众号推送的内容许多与素描并无关系,有关于摄影的、育儿的,还有网络小说的,即使是有关素描的,也没有视频教程,而是文字链接。记者发现,这些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平台来自不同公司主体,有时一家运营主体的公司推送的公众号名片,名字相同,里面的内容却又不同。业内人士:警惕泄露隐私风险

这些以各种“课程”为名,建群拉人的现象,是否真的只是为商家微信公众号收集粉丝、实时把握商机,才编造的噱头呢?记者上网了解了相关详情,并咨询了有关业内人士。

记者了解到,按照推销微信公众号名片的行业内部价格,吸粉一个一般在1元左右,有的公众号最多时一天可新增150万个粉丝,数量大得惊人。据此,相关业内人士透露,这种以各类幌子让微信用户扫二维码低成本运作方式来吸粉的不仅仅是企业,也加入了越来越多的个人公众号和微商,由此,泄露个人信息的风险随之增加。■本报记者周玉莲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