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的标语
初识井冈山,始知“井冈山”,指的是罗霄山脉中部那一片崇山峻岭。罗霄山脉将湘、赣两地天然分隔。井冈山便成了两省之交处,它的命运也因此被历史给改写。

6

茅坪书院 老钢摄      

□素素

初识井冈山,始知“井冈山”,指的是罗霄山脉中部那一片崇山峻岭。罗霄山脉将湘、赣两地天然分隔。井冈山便成了两省之交处,它的命运也因此被历史给改写。

以前,井冈山曾经是绿林好汉出没的舞台。当山垇里出现了贫富与贵贱,于是就有了简单的杀富自救,或者是朴素的杀富济贫。这样的日子太漫长了,以至于垛成了一堆见火就着的干柴。这堆干柴,也就幸运地等来了那个红色漫卷的秋天。

在我看来,标语一般张贴在墙壁上或旗帜上,口号一般是通过呼喊来传达出去。在井冈山,现存的标语和口号都是一种发布方式,那就是写在墙壁上。究竟哪一条是标语,哪一条是口号,也很难区分得开。据我的判断,往墙壁上写标语的人,有的是略能识文断字的人,有的则是读过旧塾洋书的小知识分子。他们的文化水平,只需看标语的用词和书写即可一目了然。有些标语,造句工整,且能用繁体字书写,显然出自小知识分子之手。有些标语,用词简俗,字也写得歪歪扭扭,稚如孩童,这可能就是刚刚能背诵百家姓的红小鬼所为。

这样的标语,既可以在墙壁上写,也可以在会场上喊。或许它们先是会场上喊过的口号,然后写成了墙壁上的标语。那个时代需要标语,也需要口号。长久积蓄在心里的愤怒,终于找到了释放的出口。把口号喊出来,把标语写上去,马上就能唤起一片响应。

革命需要鼓动。红军当年要不断地吸收新战士,井冈山人管这叫“扩红”,当然离不开标语和口号。革命需要打胜仗。红军与白军发生过的战斗不计其数,光是大规模的反“围剿”就有五次,要打垮围追堵截的白军,也离不开标语和口号。革命需要农民的支持。红军战士大多是农民出身,他们正是为了打土豪、分田地而参加了红军,要动员一贫如洗的百姓拥护红军,更是离不开标语和口号。

在井冈山的墙壁上,出现次数最多的标语口号,就是“打土豪,分田地”。据说,井冈山人最早喊的是“打土豪,分浮财”。毛泽东来到井冈山后,将“分浮财”改成了“分田地”。毫无疑问,熟读中国历史的毛泽东,早就看到了中国问题的本质。推翻旧世界的主力军是农民,被农民视若母乳的是土地。要想让农民跟着红军走,给什么都不如让他们成为土地的享有者。分到手的浮财,总有用光散尽之时,分到家的土地,却可以年复一年地耕耘和收获。于是,毛泽东只轻轻地给那句标语口号改动了两个字,就让井冈山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分田分地真忙的景象。

应该说,人类最早的身份无一例外都是农民。正因为这群赤膊的农民用手中的新石器敲开了文明之门,才使人类走向文明。中国的地理,决定了中国是一个农耕之邦。中国古代之所以发生过无数次农民起义,其实是中国这个农耕之邦无法逃脱的宿命。每一次的农民起义,只是让这个国家损伤了巨大的成本,并没有真正地改变过这个国家的历史和体制。最好的结局,也不过给旧王朝以沉重的打击,或加速了新王朝的登基换代而已。然而,统治者总还是非常害怕农民起义的,因为农民起义的破坏力和颠覆性,在中国尚没有一个阶层能够比及。

发生在1927年的秋收起义,也是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起义。毛泽东曾说:中国这个国家,离开农民休想干出什么事情来。这应该是他有感而发的肺腑之言。摩尔说过的话,应算是一种站在世界高度的评断:在中国,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甚至超过了俄国,他们为最终摧毁旧秩序提供了炸药。写过《经济学》的萨缪尔森则说:人并不总是一声不响地饿死。他的意思是说,当农民穷到没饭吃的时候,铤而走险是其必然的选择。几位伟人和学者的话,纯朴中透着真理。每一句,我都隐约听见了与井冈山标语口号相类似的声音。当然,不论哪一个年代的农民起义,眼睛紧盯不放的是土地,嘴里念念有词的仍是土地,中国的土地却从来都没有真正公平地分配过。当年的井冈山,实际上就成了中国土地革命的试验田。在这场试验中,“打土豪,分田地”,这条著名而响亮的标语口号,也同时被喊响。

走在写有标语口号的村镇,另一种景象出乎我的意料。井冈山现为吉安所辖,而吉安地区古称庐陵。这里是两宋宰相文天祥、胡铨的故里,也是文学家欧阳修、诗人杨万里、《永乐大典》主编解缙的家乡。史上曾出21位宰辅、18位状元、16位榜眼、14位探花、近3000名进士,素称“文章节义之邦”,更荣享“金庐陵”之美名。“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同村廿进士”,已成坊间男妇叟孺口口如颂的佳话。单单一个富田镇,就有王家、匡家、陂下和陂头等远近闻名的千年古村落,而且一个村落就是一门望族。

我知道,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六次因避乱而南迁事件。迁徙者中有皇亲国戚或王公贵族,也有士人商贾和黎民百姓,他们通通被称为客家人。地处中国中部的赣地,曾是客家先民南迁第一地。再向南,就去了闽粤,下了南洋,或漂到了海外。隐居于赣西南山地或水边的迁徙者,便给这里焐出了悠久而古雅的庐陵文化。

岁月蹉跎,庐陵光芒却至今仍闪耀在古香古色的村落里。我看到,国学经典和家教名句,隐约还留在书院或祠堂的门楣上,而这些书院或祠堂就是当年红军领袖及红军机关的所在地。在名门望族警世敦人的家训和楹联旁边,可能就是红军战士的标语口号。现代的革命文化,古代的历史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