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梅林
江水依然。古道依然。只是当年的梅林渡口,不见了过往的船只,桐油和糯米砌就的青砖石板码头被野生灌木和草丛遮掩,宛若遁入深林的隐士,独守着岁月的静好。

至少,曾经的梅林,是古城的要塞,是旅者的江湖。而今,向我们呈献一种定格的追逐。

江水依然。古道依然。只是当年的梅林渡口,不见了过往的船只,桐油和糯米砌就的青砖石板码头被野生灌木和草丛遮掩,宛若遁入深林的隐士,独守着岁月的静好。

曾经何其喧闹。古城吉安倚江而建,赣水东岸的梅林渡、凌波渡、张家渡三点一线,畅通着这座城市的呼吸和脉跳。尤以梅林,北连省城,直抵那个朝代的心脏。

唯有守望,寂静地守望。上游的井冈山大桥,下游的新井冈山大桥,以及对岸林立的高楼和螺子山头文星塔尖闪烁的灯光。

明崇祯九年(1636),一代游圣徐霞客登临此地,开始其长达十二天的“青原游”。梅林秦家将他的这段游历辑录族谱,奉为荣耀。旅行大家的文字何其金贵,用汗水记录,用生命旅行,梅林是他不朽旅途的一束浪花。

“徐霞客江右游登临处”。也许,立一块石碑,可以让这里多出一份人文气息,然在无字处探古,我们更可觅得历史的幽香。

“走完天下路,难过梅林渡。”不知是对梅林渡口熙攘过客的夸张描述,还是对徐霞客乘船临抵吉安时遇盗的另类解读。至少,曾经的梅林,是古城的要塞,是旅者的江湖。而今,向我们呈献一种定格的追逐。

与渡口码头一并幽寂的还有渡旁菜园里的那座惜字亭。此亭,塔状,三层六边,高三米余。初看,亭面斑驳残旧,野草青苔布满顶部和腰际,与园中茂盛青翠的农作相比,恍若耄耋尊长。细细打量,竟是庐陵地域乡间少见的文化遗存。“惜字亭”三字依稀可辨。欲抚又止,我不敢触摸,生怕那被岁月风化的表层无端脱落。

这是四百多年前明朝的馈赠。这是秦氏先辈对于文明的姿态表白。惜字亭,亦称惜字塔、焚字库、文风塔,客家又称敬字亭。受科举制度的影响,古人认为文字是神圣和崇高的,写在纸上的文字,不能随意亵渎,即便是废字纸,也须心怀敬意地焚毁。简之,“敬惜字纸”。我却是如此的孤陋寡闻,与此类惜字亭还是首次相遇。

三四好友,此次随意出行,本无目标,顺江岸漫游,且行且问。不料在梅林堤上遇着热心的秦文源老人。他利索地将手牵的黄牛系拴堤上,把我们带进了梅林秦家这座开基四百多年的村落。绵长的梅林堤将一百五十多户的秦家中分为堤内村、堤外村。直向堤外,那里有我们的关切与期待。

秦氏宗祠向江而立。祠中有先祖,水里有神灵。江面开阔,心境亦开阔。“吉州刺史冠裳第,洙泗鸿儒理学家。”一副楹联告白一族血脉的源流与恢宏。梅林秦氏始迁于山东何地,倘在考究。新修的《吉安梅林秦氏族谱》记载:“基主相士公,河南开封人氏,宋时名儒,官拜吉州刺史,退而不仕,筑庐于城北荷莲塘万石垅。越二百余年,明嘉靖年间,国诏公东涉赣水,迁徙于河东梅林,是为吾梅林秦氏始祖也。”世事本多变,岁月岂无情?秦氏旧传族谱遭兵燹损失,至少他们记住了先祖是谁,来于何处。而且,这些,似乎已融于秦氏子孙血液。

秦文源老人年已古稀,俨然家族文化传人,很有眼力和见地地为我们向导。

宗祠门前,鹅卵石铺设的古官道已为水泥地面取代,沿江而建的民居店铺早已闭门谢客,徒留下明清和民国的遗梦。一座院落,“井”字型陈列四幢清代民居,院门额题“玉树流芳”,让人想起乾隆廿六年吉水燕坊的“水木清华”。一棵古樟,挺拔苍劲,远超于一般的古樟高度,超乎我的仰观视角。一定是根植江畔,数年一次的洪水,喂给了它足够养料。秦文源老人告诉我,秦家村东西南北四角各立一棵古樟,像在护卫,也像在展望。

或是名流之后,基因使然,乡土本身盛产文化,文化本身根植乡土。从古渡到古亭、到古祠、古樟、古民居,秦文源老人似乎忘却了那头待归的老牛。我忽然颠覆了一种看法,感触到乡间文化的强大和希望。诚如“这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村落不是没有文化,而是需要遇见像秦文源老人那般的见证者、有心人。

“颠颠簸簸摇篮中,蓝天大海作房屋。”这便是从秦文源老人口中吟出的歌谣,从梅林秦家道出的历史。我已经大概明了惜字亭的建造年代和那棵古樟的栽种年间,明了文化本身就是口口相传的情感表达。梅林秦氏宗祠“贻远堂”创建于始祖国诏公第二代。很有意思,国诏公四子分名:渔、樵、耕、牧,梅林真是他向往的江湖?当年秦氏子孙临江而居,以船为生,苍茫赣水便是他们心中的蓝天大海。

夕阳正西下。在村委会主任秦宗志家,我们循《吉安梅林秦氏族谱》找寻一座村落的内核与亮光。“家族祭祖词”、“家族百字铭训”、“族劝十条”、“族戒十条”、“古训十六言”,还有过年、接神、喊船、游神、送神、上灯入谱、元宵、农历六月二十四青原菩萨节等风俗,让人仿佛置身庐陵地域文化的殿堂。

夕阳斜照江面,映出金色的光芒,也将秦家古村照耀。文星塔与惜字亭隔江相语,似在吟诵它们的梅林篇章。在秦氏族谱里,我觅得清乾隆三十八年出任吉安知府的卢崧诗作《梅林渡阻风·乾隆乙末孟冬十月》:“解缆北风狂,水势一何怒。风水互喧逐,荡舟不得住。逢振驚沙飞,不辨山与树。隐隐闻钟声,知是梅林渡。过渡即城东,郡衙继百步。行止岂自由,迟速皆有数。营营逐利名,梦凝何不寤。参此静中机,泰然守吾素。内清外自惬,意轻皆成趣。论朝风浪恬,一棹南州路。”渡江不易,履职难安,心忧苍生,我想这位知府兼诗人一定还有他心中的另一渡。

梅林堤外,古道苍然,一队苦难而执著的纤夫在我心头荡过。今之梅林,才俊辈出,安宁祥和。即将启动的城市路堤结合改造是否为梅林恢复往日的喧闹?

相遇梅林,与古码头、古亭台、古宗祠、古民居相遇,与年老的秦文源、年轻的秦宗志相谈,其实是与历史和未来对话,与灵魂和先哲邂逅。我琢磨,倘若在梦里幸会先贤徐霞客,我定会敬请他续写今之梅林、明之梅林。

心存期待,期待明日与更多的“今之梅林”再次相遇。

心在远方,梦就在远方。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