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群丰的“甜蜜事业”
5月18日,记者走进安福县泰山乡社边组农民彭群丰的蜜园,只见蓝莓、蜜柚、百合及其他经济树种开出的各色花儿香艳诱人,勤劳的小蜜蜂正穿梭其中忙不停地采集花蜜......

杨剑、本报记者邓勇伟

孟夏草长,花开五月。

5月18日,记者走进安福县泰山乡社边组农民彭群丰的蜜园,只见蓝莓、蜜柚、百合及其他经济树种开出的各色花儿香艳诱人,勤劳的小蜜蜂正穿梭其中忙不停地采集花蜜。一幅适趣的田园风景画瞬间跃入眼帘。

“我这30箱中蜂,刚刚收了115斤百花蜜,按45元一斤全部卖了,估计下半年还能再收100多斤呢。”彭群丰一边悉心打理他的宝贝蜂箱,一边和记者分享他丰收的喜悦。

然而,谁又能想到,2016年之前,彭群丰居然还是一名只能靠“吃”低保过活的贫困户呢?

现年50岁的彭群丰,19岁时因山林作业摔伤脊椎落下四级肢体残疾,加上家庭经济状况一直不好,30多岁才娶上媳妇。而他的爱人也因幼时患上慢性脑炎导致三级智力和精神残疾。1999年儿子出生后,一家三口全靠低保兜底救助生活。2015年,彭群丰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乡邻们都忧心忡忡地说:“群伢子想脱贫,难啊!”

泰山乡生态环境良好,自然也有着一些靠山吃山养蜂挣钱的山里人,怎奈受技术和规模的制约,产业一直未能做大。而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彭群丰也开始学习那些人,试着弄些蜂箱来增加一点家里的收入。

“精准脱贫”工作组进村入户后,得知彭群丰有发展养蜂业的愿望和劳力,当地政府便免费帮他购进了100个蜂箱和100余群蜂种,并对其进行了养蜂技术培训,更聘请中蜂养殖专家驻乡指导他科学养蜂。

天道酬勤。一心脱贫的彭群丰干劲十足,每天都要走上几公里山路,到蜂场去看看,俨然把养蜂当成了忘我追求的一份“甜蜜事业”。而正是凭着一股子吃苦耐劳的劲,2016年,彭群丰蜂蜜年产量达1000多斤,年收入3.5万余元,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养蜂要讲技术,观察蜂群动向,发现病症要及时处理。我去年带了一个徒弟,今年还要多带几个。”脱贫后,彭群丰没有忘记县乡村干部和乡邻们的帮助,如今,他正想方设法带领其他贫困户脱贫致富,把自己的技术和经验无偿传授给愿意学的村民们。与此同时,他还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帮助下,积极谋划与吉安前海八实万互联网电商公司合作畅通他的蜂蜜销路,2017年预计年收入达6万元。

“我以前对生活不满意,现在很满足,我相信以后的生活会像蜂蜜一样甜甜蜜蜜的……”彭群丰乐呵呵地说。

确保精准脱贫,脱贫后不返贫。据了解,实施精准脱贫攻坚战以来,泰山乡一改过去送钱送物的扶贫方式,重点在产业脱贫上下功夫,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着重聚焦中蜂养殖产业。在种植210亩蜜源植物、建立标准化中蜂养殖示范场、开展中蜂养殖技术培训的基础上,该乡还把养蜂产业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并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让更多的贫困户来经营“甜蜜事业”,通过养蜂产业增加收入。目前,该乡建档立卡贫困户263户、836人中,已脱贫147户,脱贫人口526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