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修鞋人
2017-05-19 09:40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出摊

     

补鞋      

在我的记忆里,老家的修鞋师傅都是讲一口普通话、手里拿着个摇铃走街串巷的外地人。

直到二十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后,分得不多田地的人们只需老人或妻儿在家打理就行了,男人们才有机会走出村子,要么到外地打工,要么去搞副业(即现在在外做零工),为家里创收。年纪大一些的男人外出务工不行了,干脆就在家的圩镇上支个小摊,为人们做点修修补补的活计,挣点小钱贴补家用。

66岁的黄赶高师傅,就是因为当初家里劳动力少不能外出务工,而在家里摆摊修鞋的。

如今一晃已过去三十多年,三十多年来,已是儿孙满堂的他,一直就在圩镇的小巷口摆摊修鞋,从来都没有走出村子到外面去看看。

前些年,因为政府创建卫生城,黄师傅摆摊所在的小巷路面维修,房屋改造,他的摊子稍微挪动了十几米,老人的摊子几十年来都没有换过地方。说起这摊位,黄师傅非常满意,既显眼又不挡路,也不会影响市容市貌。更让他满意的是,前些年在这个摊位前种了棵梧桐树,现在已经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了,遇上了炎炎夏日,宽大的树叶为黄师傅提供了遮阳的便利;要是到了寒冷的冬天,树叶落尽,温暖的阳光照在人身上,十分舒服。也因为有了这棵大树,人们来这里补鞋的同时,还可以和老熟人聊聊天,或避暑,或晒晒太阳,也为黄师傅招徕了不少的生意。

年近古稀的黄师傅补鞋大半辈子,总习惯在人们上班之前到“岗”,下班之后离“岗”。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时间出摊或收摊,就是为了方便人们利用上班、送孩子上学、出门买菜的空档儿把要修的鞋放到这里,或取走前一天放在这里的鞋子;等到人们下班、接孩子放学回来后,取回已修补好的鞋子。这一来,黄师傅竟坚持了三十多年,以至于周边的老街坊都习惯了他这种近乎“严谨”的态度,谁家鞋子有个修修补补的,第一个想到的必定是黄师傅。

黄师傅修鞋,不论鞋子质量好坏,必定细心、认真对待每一个修补的细节,大到鞋子裂口的缝合,小到选择合适颜色的线,安排恰当的针脚距离,掌握好缝补时的力度、火候等,都是一丝不苟。老人对于修鞋的钉、修、补、换、缝、接、粘、改等技术,掌握得相当娴熟。他常说,可别小看了修鞋,这也算个技术活。也正是黄师傅如此的细心与敬业,才有这三十年不改的“根据地”,才有这三十年的信誉保证。

如今,黄师傅的孩子们也都已成家立业,只留下老伴和自己一起生活。老伴每天在家只做浆浆洗洗的家务活儿,中午做好了饭菜,便提到小摊边,老两口就在摊边吃着聊着。有时黄师傅会来点小酒,老伴总会陪他说说话,待黄师傅不紧不慢地酒足饭饱后,老伴才用塑料袋装了空碗回家,准备晚上的饭菜。

黄师傅说,孩子们也曾几次三番地让自己别再做了,回家安享晚年。

可黄师傅就是不听,不知是舍不得丢下干了几十年的老手艺,还是离不开有了几十年感情的老街坊。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