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砚味
砚,犹如寺里跪拜的佛垫,默默居于案上。亦如一老僧,披着黑色袈裟,双目微闭,打坐于堂前。

砚,犹如寺里跪拜的佛垫,默默居于案上。亦如一老僧,披着黑色袈裟,双目微闭,打坐于堂前。

文房四宝中,砚是安静的。不像纸墨,展示于人。它一直在案头,承受着时光的研磨。

砚不单单是一方石,它有生命。心甘情愿地把身躯献给墨锭,让墨香散发,纸上写尽天下山河情怀。

古人喜砚,骨子里的喜。不为别的,就为那一缕缕清雅。

米芾爱砚几达狂颠地步。那次,神宗召米芾,令他“书一大屏”,并指定用御案上的端砚。书毕,米芾趁机捧着端砚,说:“皇上,这砚您已经赐给臣用过了,现在不能够忍受再进御还给皇上吧!”

神宗听后,大笑,随后便将这块珍贵的端砚作为奖赏赐给了米芾。米芾捧着砚,手舞足蹈,“余砚沾渍袍袖”也在所不惜,足以可见米芾对砚“颠态”的钟爱。

扬州八怪里的金农,爱砚如命,“尊如严师,密如挚友。”他著有《冬心斋砚铭》一卷,写砚之文竟有九十五首之多。多奇思异想,与众不同。置于座右,真可当补品受用的。

明清之世,文人爱砚成风,留下不少“砚记”“砚铭”之类的小品文字,成为那个时代的畅销作品。清人汪琬,有朋友季青得一方古砚,形状似鞋,为宋朝遗物。季青遍请四方名士为他的屐砚作诗捧场,特请汪琬作记,一时名扬天下。

既然有人喜砚,就有制砚高人。皇帝用的砚称“御砚”,民间上贡给天子使用的砚叫“贡砚”。普通人的用砚,就叫砚。古今往来,制砚高手多如牛毛。

五代后晋时制砚家李处士,性放达,善补砚。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卷三《砚谱》谓其“复能补端砚至百碎者,斋归旬日,即复旧焉,如新琢成,略无瑕类,世莫得其法也。”

宋代信州砚人令休,东坡曾得他以罗纹石雕琢的风字砚。苏轼《东坡题跋》中载:“祥符己酉得之于信州铅山观音院,故名僧令休之手琢也。明年夏于鹉湖山刻记,钱易希自题。”

清初吴门顾氏琢砚家顾德麟,其父顾道人工制砚,德麟能继承家法,无论是上等端砚石、龙尾石,还是普通砚石,一经他手琢制,必然古雅可玩,因此名扬天下。

砚是书法的根。砚散发出来的味儿,升腾起文人的山水人文情愫。民国的大员大师,文人武夫,就连乡野的百姓,都期拥有一方砚,或研磨或静置,几成“宠物”。

今少有人用砚。即使是偶尔用毛笔写字,都用现成的墨汁。砚味没有了,写出来的字也就失去了韵味。穿越千年的砚,弥漫着中国文化味儿的砚,慢慢退出了江湖。砚成了文化符号,成了少数人专属的奢侈品。此时的砚,俨然大家闺秀,高贵却又孤芳自赏。

我开始练书法时,用的是买来的墨汁。时间久了,发现那墨汁浓淡不由人,才改用研磨。浸满砚味的日子里,闻着研磨散发的砚味儿,满心欢喜。“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研磨中也在参悟风雨人生。

砚有缘,穿越千年,不论风雨雪霜,伴一介书生,携满满情缘,凝视笔墨万长。

岁月如斯,一方石砚,默默置于案头,散发着传统文化的韵味。用心研磨,就把源远流长的世间事一代一代传下去。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