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幸福的民生答卷 ——峡江县推进民生工作纪实
来源: 江西日报 2017-05-19 17:06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曾双全本报记者李歆

民生所在,政之所行。近年来,峡江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不断加大投入,解决基层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各类民生问题。一个个民生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一项项民生保障措施有效落实,交出了一张幸福的民生答卷。2016年,该县用于民生支出的资金14.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6%。

民生实事为全县百姓造福

“新学校很漂亮,孩子能在这里就读,我们很满意。”5月13日,在峡江县第二实验小学校门口,前来送孩子上学的居民罗浩高兴地说。

随着峡江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区人口与日俱增,县城原有的实验小学已无法满足百姓需要,“解决城区小学大班额”成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为此,该县连续两年将实验二小的建设作为“十件民生实事”之首来推进,并于去年完成了总投资4365万元的校园扩建工程,可容纳学生2016人。

真正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该县在制作“民生菜单”时,把“党政想干”与“群众想要”紧密结合,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在取得民意“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把好事办好。每年年底,该县都会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来年民生工程实事,以集中力量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打造150套保障性住房、完成540户棚户区改造和安置任务、开展2662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整治2.6万亩……随着2016年十大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广大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生态建养让城乡居民享福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居住在锦绣湖湿地公园的刘为政对这句话有着切身的体会。该县投资1.3亿元,将原本杂草丛生、污水横流的烂泥塘改建成集“生态展示、景观品赏、科普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锦绣湖湿地公园,成为市民健身漫步、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近年来,该县围绕“小而精、绿而美”定位,积极打造“山水相依、林路相映、人城相宜”生态县城。通过改造湿地、引水入城,先后打造和提升了锦绣湖湿地公园、百花公园等一批生态公园,大力实施“森林城乡、绿色通道”造林绿化工程,对国有林地和主干道沿线25.5万亩重点生态区域实行封山育林,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5.5%以上。

为推进城乡环境整治,该县开展“净水、净空、净土”行动,在生态红线一级和二级管控区内,执行最严格的环保政策。对全县34条河流实行“包河治水”,强力推进水库水质治理和生猪养殖污染整治,严禁124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周边非法违规畜禽养殖活动。同时,严把工业项目准入关,禁止污染企业进县入园。如今,峡江人正张开臂膀拥抱森林,拥抱山水,享受“水清、地绿、天蓝、景美”的生态福利。

产业扶贫帮困难群众谋福

金江乡下北坑村贫困户肖高飞的妻子患有尿毒症,需要每周到医院做透析,并定期服用药物,夫妻俩生活捉襟见肘。去年,当地政府帮助肖高飞定制了15个蜂箱开始养蜂,并为他配备了技术顾问,指导他养蜂技术。仅几个月时间,便产出蜂蜜300多斤,轻松入账8000多元,这让夫妻俩兴奋不已。

产业扶贫,是峡江人在民生答卷上写下的又一靓丽之笔。该县设立乡镇脱贫攻坚帮扶服务队,扶贫干部上门为贫困户选准产业发展项目,制订产业发展规划,积极为贫困户申请产业发展补助,对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积极协调农村商业银行帮助解决小额信贷。同时,协调农技、兽医、林业、水利等涉农部门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为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提供市场供求信息,寻找产业销路。2016年,该县整合产业扶贫资金600余万元,成立专业合作社10余家,扶持1034户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烟叶、中药材、果茶等富民产业3899亩,带动2629名精准扶贫对象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