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拐湖
来源: 中国吉安网 2017-05-15 15:30 我要评论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石拐亭亭峙野湖,李仙何处失葫芦;霎时云雾翻空起,半是龙宫半是壶。”清乾隆年间赵由俨的一首诗,把井冈山市大陇镇源头村大山深处的一处名为“拐湖”的地方给......

IMG_20170507_110042选

“石拐亭亭峙野湖,李仙何处失葫芦;霎时云雾翻空起,半是龙宫半是壶。”清乾隆年间赵由俨的一首诗,把井冈山市大陇镇源头村大山深处的一处名为“拐湖”的地方给形象地描绘出来了。

据地名志记载:拐湖云深是宁冈古八景之一,位于大陇镇境内,至龙市镇有25公里远,海拔1101米,该处峰岩高耸,直插云天,腰间瀑布直泻,汇为深湖;有石卓立湖中,如拐之植,故名拐湖。

虽然自己是本地人,可是拐湖云深,交通极为不便,一直未能得见,实为遗憾!

初夏的一个周末,天气晴朗,又得大学同学前来游玩,有人提出看看拐湖瀑布,大家很快地响应起来,于是拼出3辆小车,直奔大陇镇源头村。

同行的十余人,以前去看过拐湖瀑布的只有一人,与上次去看瀑布的时间已相隔好几年了,路途并不太熟悉,只能记得大概位置罢了,遇有几处岔路口,还得通过手机微信发图片给熟悉地形的朋友确认后才继续往前走去。

8时50分,在源头停车场停好车后,大家带好矿泉水和食品,从一个叫鹅形组的村子走去,沿着一条约2米宽的村村通水泥道走了不到10分钟,踏上一条不足0.5米的泥巴小路,开始了这次寻觅拐湖瀑布之旅。

沿着溪流旁的山间小道走了10多分钟,路旁的灌木渐渐地高大起来,长得有点凌乱无章,还夹杂些枯萎的枝条。期间,我们还走过几座由4-5根碗口大小的杂木组成、用粗铁丝捆绑在一起的简易桥,桥面凹凸不平,沉积着少许泥土、碎石,有些地方还长着些杂草、青苔。

我们继续往大山深处走去,不足20厘米宽的土路也更陡了,也更崎岖多了。两旁是杂草、杂树枝和一些毛竹林,距地面1米左右的毛竹上面还挂着几个尚未完全脱落的笋壳。从土路中间还未长出多少杂草以及掉落的树叶、竹叶和笋壳来看,这里还是有一些人时不时地经过。

整个行程是以溪流为主线,崎岖的山间小道或近或远地在溪流旁边延伸,哗哗的水流声一直跟随着我们,与杂乱的脚步声、欢快的谈笑声和不时的鸟鸣声,组成了一道特有的南方山林交响曲。

10时左右,我们来到了一处山谷,从2米多的高处看去,只见乱石堆砌在溪流中,大的如碾盘,更多的也只比鞋底宽些,上面还依附着几丛水草。走在最前面的领队来到溪流边,刚踩上靠近水边的一块较为平坦的石块上,没想到这块石头溜滑得很,人一下就滑倒在溪水中,鞋子和裤腿顿时就湿透了。

见领队滑倒了,其他人更是小心翼翼地通过这一处溪流,你牵我搀,接力式的一个一个地过了关,来到了被溪流隔断的对面“山路”上。其实,严格说起来,这已不是山路了,只是有前人走过、踩过杂草和泥土而留下的痕迹罢了。

过了溪流,开始了类似攀岩的过程,一个人先过去站好位置,然后大家依次踩着只有半只脚宽的凸出石块,一手抓着石块上面的杂树枝条或垂下的藤条,一手让队友牵着,逐次过了好几个“关卡”。

10时20分,我们又来到了一处被溪流阻隔的地方,水倒是不深,清澈见底,只有10多厘米,但3-4米宽的水面上镶嵌着的几个大石块让人发愁。水边的石块极滑,一下子就让两名队友滑倒,受了点轻伤,还有一人崴了脚。没办法,领队再次作出贡献,他逐个逐个石块进行试探;其中有一两个石块看似平稳,其实是前人用几个小石块垫起来的,用力不稳时很容易滑倒;领队用了几分钟,终于找到了几个落脚点,然后牵着大家一个石块一个石块的走过;不敢踩着石块走过的队友只好狠心地脱去鞋袜,忍受着冰冷的溪水,踩着水底的鹅卵石,小心、安全地走过了溪流,当然他们同时也能作出些贡献,站在溪流中间帮助别人踩着石块过溪流。

当然,这一次走过溪流的过程还是很愉快的,因为大家已经能够看到前方就有一条瀑布垂直而下了,落水声响亮而显得干脆,让人心潮澎湃,让人迫切地想靠近她一睹全貌。

跨过两棵不知名的大树与岩石之间仅能容纳一人通过的狭窄空间,踩着大树根形成的几步天然台阶,我们依次手扯着身旁的细竹条,弯下腰防止头磕到横在上空的两条拳头大小的树干,再通过20多米长的不能算路的斜斜的小径。终于在10时30分,耗时近100分钟,我们来到了今天的目的地——拐湖瀑布!至于走了多少路程,很遗憾的是这次大家忘记计步了,只好留给各位朋友去统计了。

IMG_20170507_104817选

拐湖瀑布,也称黄洋界猴山瀑布,走近瀑布,只见长达10余米的瀑流,如白练般高悬,直泻湖中,湖水被溅得四处流散,水声隆隆。我赶紧拿出手机测了下海拔,所站位置的海拔显示为718米,这个高度在整个井冈山并不高,但美在自然,贵在幽深。

到了瀑布前,接下来,就是最为俗气的拍照环节了,仿佛不把这里的美景拍下来,就等于这一趟没来或者美景就会凭空消失的感觉。大家首先用手机拍了张合影留作纪念,当然拍摄者是没法入镜的,只能另外换人合影了。然后,大家或三三两两合影,或单独摆拍,甚至有的在别人拍照时还会想法搞些小“破坏”;也有的队友赶紧吃零食补充一下体力的,为返程做好体力上的准备。当然,我和大学同学也一起拍了张合影,这也是毕业20多年来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合影照片,值得保存。

在拐湖旁边,大家也提到了拐湖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一名队友拿出手机翻到提前准备好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了传说中拐湖的来历——据县志记载:“相传东海龙王敖顺之兄弟,一日幻化成一老僧云游至此,爱此群峰耸翠,林壑幽美,冬暖夏凉,遂结庐于此。从此,古宁冈一带雨顺风调,禾稼丰熟。日久,人们发现,老僧原系神龙幻化,此间水旱无忧,是神龙护佑之功,遂于山之深处,湖水之滨,建“龙王行祠”,长年香火不绝,八仙之一的李铁拐闻知,极欲与之比试,观其道行深浅,后比输了,走时匆忙,将铁拐抛置湖中,忘记携去,遂成一直立巨石,酷似拐杖,因名拐湖。”

在拐湖旁边呆了20多分钟后,考虑到返程还得1个多小时,大家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拐湖瀑布。原路返回倒是更快了些,仅用了80分钟。回程跟来的时候一样,大家依旧扯着枝条走过斜径,依旧踩着石块横过溪流……

可惜,因时间关系,这次只能看看拐湖瀑布了,而就在拐湖附近的猴峰绮丽多姿的美景,我们这一次就没时间去欣赏了。据当地群众介绍,真要去看猴峰的话,还得增加近2个小时的往返时间,因此只好给自己留点遗憾,等待下次机会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次还按照预期目的就在路边上见到了原产地的野生方竹。据县志记载,方竹是国级三级保护植物,本地只在大陇镇的源头、桥林、井水背等地有自然分布,尤以拐湖生长最多,至于今天四处移植的方竹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IMG_20170507_114217选A

“青青之叶,直直之竿,萧萧之影,袅袅之姿”,粗看方竹,与普通竹子倒是区别不大,深绿色,大小等粗,杆高3-4米,直径2-3厘米,但用手摸摸竹杆,却能摸到方方的四边棱角来,很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看着这片方竹,她的青翠挺拔,似圆却方,让我有种感觉——她就是竹界的精英!在优胜劣汰的自然环境竞争中,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且能够做到坚强而有韧性,看似圆滑却从不迷失自己的本性,真是独具匠心的处世之道呀!难怪北宋真宗年间礼部尚书张咏(据说他就是中国古代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和被誉为“纸币之父”的那个人)也在《方竹》诗中赞道:“笋从初箨已方坚,峻节凌霜更可怜。为报世间邪佞者,如何不似竹枝贤。”(张卫平)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