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井冈,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90年前,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

20

21

□记者颜茜 文/图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90年前,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今年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第十次全国文代会精神,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进一步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回顾革命历史,重温革命理想,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日前,“不忘初心血脉相承”———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红色文化联合采风研讨展演系列活动在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拉开序幕。

中国评协、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以及来自江西、贵州、陕西等地的文艺理论、美术、书法、摄影界的百余名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来到井冈山采风创作。此次活动,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以来首次组织评论家采风。

活动当晚,还举办了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书画笔会。笔会现场,书画传情,笔墨生辉。艺术家们挥毫泼墨,交流切磋。他们用一幅幅具有丰富内涵的书画作品,表达了对革命摇篮的崇敬之情和传承红色文化的坚定信念。

在研讨会现场,评论家们从历史与现实的高度,就弘扬井冈山精神、繁荣红色文艺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就会产生战胜敌人,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参事、内蒙古文联名誉主席巴特尔在研讨会上说,“参加这次活动深受感动和激励,体会到的就是信仰的力量。”

暨南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主任、原暨南大学党委书记蒋述卓也在研讨会上表示,自己是第三次上井冈山了。“再次拜谒先烈献花圈,这种震撼的教育,能让心灵再次受到冲击,让红色记忆井冈山精神深深地烙在心上。”

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无数革命先辈在艰苦条件下,凭着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坚持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最终走出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井冈山是天下第一山。它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是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革命斗争早已结束了,但井冈山精神却永远闪光。井冈山精神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更是老一代向未来一代人传递的精神火炬。

活动期间,采风团成员还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敬献花篮,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毛泽东旧居、黄洋界革命旧址、茅坪旧址、井冈山会师纪念馆等。站在这片曾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红色土地上,采风团成员心潮澎湃,同时也为井冈山率先脱贫“摘帽”感到欣喜。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江西省文联、贵州省文联、陕西省文联联合主办。活动还将陆续在陕西、贵州、北京举行。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