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搓绳人
2017-04-28 10:14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搓绳人在剥棕衣

◆李柳生 文图

在富饶的土地上,老表们用勤劳的双手,因地制宜,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庭前厨间,生产生活用具基本实现了自给,也造就了不少能工巧匠,产生了不少慧心巧手的民间草根手工艺人。家住泰和县巾石镇的客家人王张氏就是这样一个手工艺人。

因棕树说开去,就有了不少的话题。

编蓑衣,打棕垫,搓棕绳,制蒲扇……林林总总的棕制品,有兴趣的你在乡下的房前屋后、小巷阁楼间,或单或双,或婆或媳,或父或子,总能见到有人在以棕作“画”,记录着遥远的记忆。

在江南多雨的季节里,只要漫步田野,经常可以看到蓑衣下的农民朋友在田间地头劳动,田埂上,还放着一担用棕绳栓起的篓筐。夏天来临,久居大山里的人们根本不需知道空调为何物,一把蒲扇轻轻摇摆,就将身边的儿女“摇”大成人,“摇”进了秋高气爽的秋季里。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山里人割棕的时节,人们将菜畦边、河道旁长成的棕片收割回家,利用农闲的空档,一人一小板凳,自顾自地搓起棕绳来。大雪纷飞的冬日,他们会在自家的厅堂里燃起熊熊大火,借助火光,悠闲地打起比沙发垫还柔软舒适的棕垫来……

为记录这群独特技艺的手艺人,在一个放晴的日子,我回到老家客家人集居地,探访这里为数不多的还在从事棕编技艺的人,由此翻开了儿时的记忆。这些手艺人,大多都是目不识丁的老人,却用自己的双手,经年累月地在乡间“书”写着即将失去的古老技艺。

王张氏说:“早些年编棕活,一年四季哪有停手的时间,只要没有农活在手,就是手拈棕丝在做活。”说完,她叫来老伴,找出当年搓棕绳的工具,就要给我表演她那久违的手艺。老人一边示范一边说道,搓棕绳关键是在棕索连接处的缝合,没有对接好的话,绳子的承重力就会差很多的,因此就会影响生意,所以不敢马虎。

在和我交谈时,老人把她从小嫁入丈夫家,与婆婆一起学编棕、搓棕绳的手艺,到拿到集市上去卖,换回家里必需的生活用品,到拉扯大一帮儿女,一股脑儿说了出来。老人嘴上说着那些有些遥远却让她十分骄傲的过去时,手中的活计却没有停下过。我一边听着,一边看着她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搓起棕绳来,依旧是那么的娴熟。

她走后,谁来承接?我的脑海里这样想着。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