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王弗
她可能没有王闰之那样贤淑温柔、顺从体贴,没有王朝云那样聪颖灵慧、善解人意,但作为儿媳,她得到公公婆婆的一致肯定和赞誉,以谨肃闻于亲友。

她可能没有王闰之那样贤淑温柔、顺从体贴,没有王朝云那样聪颖灵慧、善解人意,但作为儿媳,她得到公公婆婆的一致肯定和赞誉,以谨肃闻于亲友。作为妻子,在相夫教子的同时,她还能匡正丈夫放达不羁、不拘小节所致的缺失。她是当之无愧的贤内助。她就是苏东坡的第一任妻子———王弗。

王弗是苏轼的同乡,十六岁时,嫁给十九岁的苏轼。王弗的父亲是进士出身,在地方上小有名气。王家和苏家的联姻,也算是门当户对。一对少年夫妻,从此情投意合。但这个时候的苏轼,还是一个未谙世事的少年,还没有在北宋文坛上崭露头角,甚至没有正式职业,在家里一心读书应考。

一心读书的苏轼,书肯定比别人读得更多,也读得更有心得。每当他捧起书来读的时候,就发现新婚的妻子总是守在身边,哪里也不去。有时候,苏轼一整天读书,王弗也就一整天静静地守候在侧。这不由得引起苏轼的好奇,我读的书难道你也懂?当然懂,不但懂,而且很懂。受父亲的熏陶,王弗幼承庭训,颇通诗书,只是你苏轼没问,人家也就不说而已。王弗知道,女人读的不是书,而是书中的道理。读书不是为了让人知,而是知人。

从此,苏轼对妻子刮目相看。有些书,自己读着读着,忘了。王弗却能记得很清楚;有些书,苏轼自己也读得不是十分透彻,问问王弗,她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二十多年后,乌台诗案发,苏轼一家遭遇搜捕,惊恐万状的王闰之愤怒地冲着苏轼发脾气:你就知道写什么书?书写出来又有什么用?当不得饭吃,也出不了名。你看看,这一回,几乎把我吓死!一气之下,将苏轼的书稿一把火烧了。一向贤淑温顺的王闰之可能真是吓到了,也真是对苏轼忍不可忍了。

今天的我们,完全可以毫无顾忌地设想一下,如果换成是王弗,是否也会这样发脾气?是否也会将苏轼的书稿付之一炬?说不定,我们能够读到更多东坡流传下来的作品。

王弗的可贵之处,不仅仅是知书,也知人。苏轼考中进士后,到凤翔府做了一个小小的推官,王弗跟随苏轼赴任。当了公家人的苏轼当然有很多应酬,每天不是外出公干,就是在家里接待各色人物。王弗总是在旁提醒,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的,比不得在老家事事有人照应,你一定要谨慎啊。有时,苏轼和客人在客厅聊天,王弗就站在屏风后默默地听,等客人走了。王弗就说,刚才这个人说话遮遮掩掩,见头不见尾的,就等你去表明态度,你何必和这种人说真心话呢。

还有一些人拜访苏轼,只是想套套近乎,拉近一点关系,或者有所求于苏轼,尽管平时打交道不多,但一登门就是自然熟,一阵嘘寒问暖,又是掏心窝子又是哥俩好,弄得苏轼这个性情中人也不好意思拒绝人家。这个时候,冷眼旁观的王弗,会冷静地向苏轼分析:这个人太会套近乎了,同样的道理,他和人疏远起来,也一定很快。不久以后,放达不羁的苏轼发现,结果正如王弗所料。

在诗人苏轼那里,表达才是硬道理,一展胸襟和才华才是男儿本色,不愿意也不屑去理会人际间这么多的复杂心机。而王弗,作为苏轼的妻子,却能在夫唱妇随的同时,真正懂得丈夫的缺点,并循循善诱、时常提醒。这就是王弗,一个被苏轼称为“敏而静”的女人,一个被苏轼想起来就心痛的女人。我们同样可以设想,如果王弗没有芳魂早逝,一直陪伴苏轼到老,那么,是否会有乌台之祸,是否会有黄州之贬,又是否会有苏轼晚年的颠沛流离万里投荒到海南?

其实,这一切都无从假设。王弗去世十年后,东坡借助一首《江城子》,寄托了无限思念和悲痛。十年生死两茫茫,王弗当年“小轩窗、正梳妆”的模样,当初伊人幕后听言的情形,时常浮现在苏轼梦里,令诗人欲哭无泪。

这就是王弗,可亲可佩贤女子。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