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社会> >正文
吉安:共享单车频“受伤”,究竟惹了谁?
2017-03-03 09:24 来源: 吉安新闻网—吉安晚报

原标题:钥匙被盗、轮胎被割、座板被扎……共享单车频“受伤”,究竟惹了谁?

公共自行车被“叠罗汉”

公共自行车被“叠罗汉”

今年1月,市中心城区公共自行车系统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在吉州区、青原区、庐陵新区人流集中地段设置服务网点达200个,配置公共自行车4000辆,为广大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新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当时光悄然走到3月份,距离这些自行车投入运营只不过1个多月的时间,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备受关注的它们却屡遭毒手,“大伤小伤”不断,令人大跌眼镜。

现象一 数辆自行车被“叠罗汉”

3月2日上午,吉州区古南大道生资公司站点的数辆公共自行车被“叠罗汉”堆放在路面上。市民如果想取车使用,面对此状,也无能为力。“今天一早过来,我们的工作人员就发现这个站点的自行车成了这样”,在现场,吉安市绿城市能源有限公司运营中心主管王俊鹏告诉记者,他们正商量如何处理。至于是谁做出此举,王俊鹏表示因为没有目击者,“不好下结论”。

记者注意到,在该站点附近,设有不少商铺。工作人员在商量如何处理此事时,有商户走过来表示“这些自行车摆在这里,把路全部挡道了,不好做生意”,并提出能否将站点设置到道路对面,“那边没有店面,不会影响人家做生意”。“他们在前一天也跟我们反映过这个问题,但前期设置站点都是经过现场调研的”,公司项目部经理何隆游对此表态,改变站点位置不是一件易事,为了不与市民发生冲突,针对目前这种状况,“我们只能先把自行车拖走运回公司,市民在该站点也将暂时无法使用公共自行车”。

现象二 数十把钥匙“不翼而飞”

3月1日早上7时许,吉安市绿城市能源有限公司一工作人员巡检至吉州区井冈山大道星港澳园门口的站点时发现,十几辆备用公共自行车的钥匙全部被盗,致使这些车辆无法进车桩,导致车辆不能正常使用。与此同时,吉安市绿城市能源有限公司陆续接到反馈,在吉州区香榭丽都及市环保局站点也有备用车钥匙被盗。

“统计了一下,3个站点一共有26把钥匙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王俊鹏很纳闷,因为这些钥匙对于他人而言“没有任何好处”,但“对我们来讲,增加了很多负担,因为我们要在4000辆车中去找出备用钥匙,工作量比较大”。其告诉记者,除了上述3个站点出现这种情况外,其他站点也陆陆续续出现了钥匙被盗的情况,“数量一般是四五辆,五六辆”。据了解,目前公司已报案,警方正在侦破当中。

现象三 座板被扎、轮胎被割、龙头被拧

王俊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伤害”公共自行车的种种行为中,“用刀割轮胎、扎座板,破坏龙头”的现象也比较突出。

前些天,家住青原区机关小区的郭先生准备骑公共自行车上班,结果发现原本排列有序的公共自行车车座板却一个个被人动了手脚,来了个180度大反转。在吉州区部分站点,有些公共自行车的座位则被人狠狠地扎了几刀,有的是轮胎上被人弄出一个窟窿,甚至整个轮胎被掰弯。有的是龙头被拧,“整个龙头被弄得掉转了方向”,王俊鹏说,除了这些,在公共自行车上贴刻章办证、信用卡套现等小广告的现象,也很严重。

“这种人为破坏公共自行车的行为,真的非常可恶”,市民刘永红称自己最近享受了公共自行车带来的种种便利,却发现有些人对其大肆破坏。“政府给我们做了这么好的事,为什么不好好珍惜呢?”刘永红在谴责破坏行为的同时,也呼吁“大家要提高自身素质,文明出行”。

马上评

公共自行车也是“公德车”

可以说,自公共自行车系统投入运营以来,这一抹“靓丽橙”成了市中心城区展示绿色理念和文明形象的一个典型标记。如果不是曝出诸多不文明行为,人们很难将这美丽风景与种种阴暗面联系在一起。有人曾指出,公共自行车是国民素质的一面“照妖镜”。确实,作为城市公共设施,公共自行车屡遭人为破坏,表明部分市民的文明素质亟待提高。

面对现状,我们不禁会想,破坏公共自行车的行为,为何屡禁不止?破坏者们又为何总是“肆无忌惮”?除自身素质偏低外,窃以为,还与惩罚机制缺位有关。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每次公共财物遭到人为破坏后,都会引起公众的谴责。可是,谴责过后呢?事件不了了之,破坏者们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行为受到应有的处罚。道德的谴责,对于有些人而言并无多大用处。而因为惩处机制的一再缺位,助长了这些人不正常的“群体心态”,由此导致破坏公共自行车行为频频发生。

公共自行车是政府的公益性投入和民生项目,属于便民利民的公共设施。当前,我市正在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在此大背景下,如何保护好这些公共设施,让其成为城市文明的一道风景线,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方面,市民应提高自身文明素质;另一方面,公共自行车管理部门及单位要加大管理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报警,并保存相关证据配合警方侦办。此外,对于破坏公共自行车的人与行为,在加强舆论及道德谴责的同时,相关部门也要立规约束,建立惩处机制,让破坏者付出代价,以此唤醒这些人的规则意识。

■首席记者贺晓梅  文/图

责任编辑:龙翔明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