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故事]肖云宾:不忘初心 躬身为民
来源: 2017-03-02 09:11 www.jgsdaily.com 我要评论

00:00/00:00

“现在村里路也修好了,出行很方便,居住环境也好,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日前,在泰和县桥头镇津洞村有几个正在闲聊的村民对记者说,如今穷山村变成了美丽宜居乡村,对于村里这两年发生的变化,可都是村民原来想都不曾想过的,而这要归功于“第一书记”肖云宾。2016年4月,肖云宾转任到津洞村,任“第一书记”以来,他牢记使命,扑下身心抓党建夯实组织基础,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兴产业,尽心竭力办实事为乡亲解难题,诠释了他不忘初心、躬身为民的拳拳之心。肖云宾(右)工作照1

肖云宾(右)工作照

找准路子,引领群众发家致富

在津洞村“田教授”张夏生的灵芝基地里,肖云宾在查看灵芝的生长情况,这些灵芝可是津洞村的致富“仙草”啊!为让村民能早日脱贫致富,肖云宾认真贯彻落实“党建+”理念,支持张夏生发展灵芝种植,积极引导贫困户以扶贫资金作为“绿色股份”入股,协商确定分红比例,签订入股协议引领村民脱贫增收。

在了解到村里有毛竹、生姜等传统产业,还有礼品西瓜、灵芝、草纸等特色新产业后,肖云宾与村支书、村主任多次到种植户产业现场查看,与农户交流、了解情况。发展村民张炎山为“田教授”队员,争取信贷资金25万元,用于发展草纸生产,解决贫困户就业,带动脱贫。肖云宾还对接县邮政局完成了村级“邮乐购”平台建设,组建了“田教授”e家电商,这让津洞村农副产品可以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肖云宾(右)工作照2

肖云宾(右)工作照

依法治村,长效机制脱贫保障

一个村的建设能长期有效发展,一定要有长效机制,肖云宾在已有的基础上,充分运用“131”双微自治,进一步加强村级管理,提高了村干部的工作水平,通过“131”双微自治,完善了村级管理制度,成立了理事会,引导群众参与民主机制细化、规范,明确各类治理职责。

津洞村邱家组的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村民理事会作用,采用“微协商”模式,拆除了所有土坯房,村民积极参与捐款、出力使该村的新农村建设进展迅速,并顺利通过验收。按照“村务管理规范化、村规民约合法化、村级决策民主化、村务监督常态化”的要求,以法律的标准规范了村规民约,实现“四化”依法治村。津洞村去年以来通过“131”双微自治、“四化”依法治村,解决村集体大事5件,化解矛盾纠纷10件,有效地填补了村级自治盲区。

争取支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津洞村是4个行政村的合并村,共23个自然村,村域面积广阔,需俢建的村级道路数量多路程长。肖云宾为了能打通村里的致富路,他与村委干部积极向县财政局沟通争取了“一事一议”项目完成了3条道路的新修;向县交通局争取到11条道路(长约3公里)、7座桥梁的项目,并向县扶贫办争取8万元资金用于护坡、水渠建设。

为了尽早让村民脱贫,肖云宾与村干部先后主动与帮扶单位县法院、县环保局对接,争取帮扶资金10万余元。为使村里各项工作得以更好开展,还联系爱心企业,走访慰问贫困户,送去慰问物资、资金总计金额15万余元。牵手泰和志愿者协会申请壹基金价值3000元的物品,资助津洞村贫困学生;申请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蚂蚁金服公益平台发起“感恩之餐”资助了津洞村20位贫困母亲价值7000余元的食品。如今,对于2017年彻底脱贫摘帽,津洞村可是信心十足。

 作者:颜茜 配音:郭曼侬 后期制作:李艳 策划:郭文宇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