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围村”不能只靠政府解围
来源: 2017-02-22 09:35 我要评论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这就需要政府科学规划设计、科学有效管理,通过持之以恒地硬件投入,以及从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循环再利用等各个环节环环紧扣,既把好前期分类“关口”,......

 

□徐剑锋

农村垃圾正在一步一步围困着家乡,而且垃圾的种类越来越多,什么都有。农村在这种城市化的垃圾围困下,居住环境逐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化。(2月8日《井冈山报》B1版)

“垃圾围村”,村伤几许?对环境的破坏和公众健康的危害,自然不言而喻。尽管这几年治理环境的热情不可谓不高、力度不可谓不大,可是“垃圾围村”的态势却毫无缓解趋势。追根溯源,在源头治理上,我们既缺少铁的制度和综合手段,而且还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和“单打独斗”的层面,更未形成对“垃圾围村”追责的舆论氛围与制度建构。

面对“垃圾围村”,政府责无旁贷。一方面要转变理念,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大治理投入,加快整治步伐,勇担环保之重任,恪尽治理之职责;另一方面,要从舆论引导、政策奖励、综合处理等方面入手,施以最有效的应对之策,像抓市场、抓研发、抓效益一样抓好垃圾处理工作。

谁都清楚,破解“垃圾围村”于实施垃圾减量、无害化处理。在这中间,垃圾填埋因为土地资源有限不可能无限制扩大,垃圾焚烧厂由于选址“邻避效应”常会招致“一上就闹”,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大力推行垃圾分类。

其实,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实施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垃圾回收“变废为宝”,实现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这就需要政府科学规划设计、科学有效管理,通过持之以恒地硬件投入,以及从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循环再利用等各个环节环环紧扣,既把好前期分类“关口”,更注重后期终端处理,从而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突围“垃圾围村”,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除了要由政府解围外,更需要每个公众积极参与。垃圾的不断增多,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公众的物质生活富裕了。但需要反思的有两点:一是有没有浪费现象,二是有没有乱扔乱抛行为。面对“垃圾围村”,我们不仅要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更要强化“垃圾处理,人人有责;分类投放,从我做起”的理念,用更科学、更理性、更绿色的工作生活方式,把垃圾的总量降下来,这不仅涉及社会责任,更关乎文明素养。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