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在庙下村的扶贫故事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2017-02-22 17:12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7

上党课

8

走访困难群众

帅轲、刘集

“老郭是福星,工作点子新;要想脱贫富,他会与民亲……”这不是歌词,也不是打油诗,而是峡江县金江乡庙下村村民对该村“第一书记”郭浩的点赞!

庙下村地处偏远山区,山多田少,条件艰苦,“三里不相逢,五里不同俗”是庙下村地理的真实反映,“出的牛马力,吃的猪狗食”是村民们曾经生活的真切写照。然而这一切,却因为“第一书记”的到来,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2016年,在郭浩的带领下,村两委积极行动,主动作为,村里新建了村级综合服务站,改善村级办公条件;向上争取项目资金660余万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了两个脱贫致富示范产业基地,实现整村脱贫……他用自己的辛苦指数为群众带去了幸福指数,留下了一串串美丽的扶贫故事。

腿勤嘴勤,一心扶贫,争取百万项目资金

庙下村委成立于2015年,是一个典型的“三无”村,无办公场所,无办公设施,无办公资金。自然村分散,基础设施落后,道路需要新建,农水需要维修,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刚进村部我就蒙圈了,村委办公室还是借用的以前的废旧学校,楼房都是木板做的,走在上面嘎吱嘎吱响,跟交响曲一样!”郭浩调侃道。

万事开头难,在初步了解村情后,郭浩便把“跑项目争资金”当成头等大事,积极向市、县有关单位争取项目资金,协调为村办公室添置办公用品。年中,郭浩听说县发改委有一个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项目,但每个县只有一个指标,为此,他多次往返县城,“厚着脸皮”上门“讨”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庙下村顺利地拿到了49万元的项目资金。郭浩还积极协调各类党建资金,筹建了庙下村党建示范点,并在全县党建示范点建设工作中夺得头魁,争取到各类扶贫资金45万余元,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4个,工程资金660余万元。

进村入户,真情实意,赢得群众100分信任

“1800人的村能有多大?”郭浩不以为然,从未在农村工作过,第一次下村熟悉情况还是村支部书记用摩托车带他,可是从南到北12个自然村,走马观花,他还是用了一天的时间。从那时起,郭浩真正认识到,这个“第一书记”不好当!

“我一定要踏遍这里的山山水水,走遍所有的群众。”郭浩痛下决心,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深入12个村小组,实地调研发展情况,与群众交心谈心,摸清贫困底数,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凭着一股子韧劲和亲民为民的态度,老郭很快就融入当地生活,与群众拉近了距离,赢得了信任。

今年54岁的王文根是庙下村一名残疾人,无劳动能力,家里有3口人,妻子患有轻度弱智,儿子常年在外务工,两口子以开小卖部勉强度日,家境十分困难。郭浩了解情况后,在村班子会上,将他列为2016年的精准脱贫的重点户,并推荐其为市委领导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对象。他还坚持每周去王文根家中看望一次,了解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帮助解决生活困难。郭浩还自掏腰包帮王文根扩大经营,盘活了他的小卖部。2016年底,在郭浩的帮助下,王文根新建起一栋占地90平方米的二层半小楼,还把新的小卖部开在了新家里。“是郭书记给了我脱贫的希望,现在生活越过越好,这多亏了郭书记啊!”王文根感动地说。

爱民亲民,关心疾苦,做好群众的贴心人

“绝不能让好人流泪”!这是老郭在下北坑贫困户肖高飞家中立下的誓言。下北坑村是贫困区中的“深山区”,肖高飞带着身患尿毒症的妻子在此相依为命,20多年来他不离不弃,始终坚持每周带妻子翻山越岭到40余里外的医院做透析,悉心照顾妻子。他的“好人事迹”感动着十里八乡,也感动着郭浩。

“老肖是好人,看到他我才知道什么是相濡以沫,我要帮助他,不让好人吃亏!”郭浩说到做到,除了自己掏钱送去了1300元慰问金,他还做起了“专职司机”,一有时间,他就负责起开车接送看病,有一次送到家时已是凌晨一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得知肖高飞有养蜂的技术后,郭浩动起了脑筋———能不能让他养蜂赚钱?万事开头难,郭浩当起了“职业经理人”,先是积极争取乡、村支持,由村委出资赞助二十个蜂箱,同时开通网上销售,协调外销,拓宽销路,仅上半年就收获蜂蜜300余斤,获利7000余元,真金白银让这个家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勤于调研,敢闯敢试,成就两大产业基地

“原来山旮旯也有金疙瘩,还是老郭胆子大。”庙下村村民最信服的还是郭浩细心观察,敢想敢试,打造两个产业基地的事迹。

“老郭这个人真的很好,我们都非常感激他。要不是他提供技术,帮忙种烟,我家还是很穷。”贫困户边学仁说。他以前不懂技术,不敢种植烤烟,家庭多年来都是贫困状态,是郭浩给了他信心,专门邀请县烟草公司的种烟专家上门进行技术指导,让他从种植烤烟中尝到了甜头。

为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郭浩多方奔走,积极向上争取水配套工程资金80余万元,解决了烟叶生产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多次邀请专家到村里考察,指导贫困户进行烟叶生产。在他的努力下,庙下村烟叶产业发展迅速,2016年种植面积达到538亩,均价13.03元/公斤,实现亩均纯收入2500元。

一次走访中,郭浩无意发现路边田里种了几垄像小葱似的东西,在得知这是藠头,并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后,郭浩便产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在藠头种植上下点功夫,实现规模效益?回到村部后,他便找来村干部商量,很快就得到一致赞同。说干就干,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咨询了藠头种植技术后,2016年,郭浩和村干部一起努力,建成了一个70亩种植面积的藠头合作社,以“市场+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吸纳周边28家农户加入产业发展中来。新的产业很快就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合作社当年就实现了60余万元的总产值,成为庙下村精准扶贫的“招牌菜”。

郭浩常说,自己就是庙下村的一员,他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的人民。他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村民们走出贫困,过上好日子。“脚上沾了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郭浩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第一书记”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