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论语》
在《论语》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论语》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对于“仁”,孔子在回答弟子和其他人的提问时给出过若干不同的答案。对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对司马牛说“仁者其言也讱”(讱:迟钝);对樊迟说“(仁者)爱人”;对鲁哀公的提问,则说“仁者人也”。

那么,仁到底是什么?

《论语》中勾勒出了仁者的貌相和心相。仁者的容貌,恭敬庄重,和悦安详,威而不猛;仁者的心胸,平和善良,宁静淡泊,宽厚忠恕,坦荡无邪;仁者的性情,博爱,亲仁;仁者的道德修养与道德理想,诚信,谦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者的言行,忠信,笃敬;仁者的智慧,明善恶,辨真伪,判正邪,断是非,立场坚,善取舍;仁者的作为与气节,当仁不让,见义勇为,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仁者的境界,合同自然,克己复礼,天下为公。

人之初,性本善。仁是从人的本性而来,仁爱的精神是人自身先天具有的。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根据中国古代哲学的原理,仁是宇宙洪荒并始而肇生的,无仁则天地不能立。仁念又可以时时内动而生发成长,个人道德的充实和对人生美感发现,使仁者愈仁。

仁首先表现为个体的觉悟,表现为由心灵的觉悟到精神的升华。一念善即为君子,念念善即为仁者。仁的思想又是中华民族集体的思想智慧的结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具有仁的思想的民族。

仁是真诚之道,以最为真实的感情看待万事万物。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无邪就是无虚,无虚就是真诚。《诗经》三百篇,它的本义都是真情流露之作。以真诚之心待天下之人,就达到了仁的境界。如果我们能像对待自己最好的朋友一样诚心对待天下所有的人,那么天底下人人都可以是我们的朋友。

仁是一种生活态度,能恭、能宽、能信、能敏,能惠,即与朋友交恭而有礼,于人纳事宽而有谅,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人处事敏而好学,于己于人惠而有节。

仁是以爱心处理、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对亲人的热爱、对世人的亲爱和与自然的和谐。

《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徐铉注:“仁者兼爱,故从二。”孟子称:“亲亲,仁也。”“仁之实,事亲是也。”(《尽心上》《离娄上》)孔门弟子有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由血缘亲情产生出来的爱心就是仁之始。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但“仁”的精神不是只停止于此,而是一种博爱,不仅爱亲人,而且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郭店竹简》:“亲而笃之,爱也;爱父,其继之爱人,仁也。”“孝之放,爱天下之民。”也就是说,仁者是将“亲亲”扩大到“仁民”,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天下归仁”就是归到这种天人合一,物我同体的仁境。

仁是对苍生的关怀,对天下的责任,对人类基本价值的维护。

《论语·微子》载,孔子叫子路去向长沮桀溺问路,两位隐者听说是孔子,就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世道一团糟,谁去理会它,改革它呢?)孔子叹息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不辞辛苦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孔子寄希望于士阶层承担起推行仁政的重任,这是对仁性的坚守。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面对纣王的暴政,微子逃离,箕子为奴,比干遇害,三人都因批评暴政而受难,孔子称“殷有三仁焉”。

如今,我的书桌堆着《论语》,床头放着《论语》,办公桌摆着《论语》,随手可以翻阅,《论语》成为我做人的一面镜子。感恩造化,感恩生命,感恩经典,感恩圣贤。冥冥之中,或许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为我这样一个天资愚笨的人指引一条路,打开一扇门,点亮一盏灯。

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说:“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我想,不该只有少数人拥有《论语》之缘。孔夫子,早就坐在那20篇泛黄的竹简里虚席以待,翘首以盼。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