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老裁缝
2017-01-22 09:17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无论是在街头巷尾的老宅子里,还是春节前夕家家户户的厅堂里,你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袖筒上别着针线,腋窝下夹着皮尺,手提炭火熨斗,年纪大点的会有一帮徒弟簇拥,年纪小点的则匆匆忙忙行走于乡野村户家里的裁缝师傅……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会传出缝纫机单调而枯燥但节奏感十分强的“哒哒哒哒哒”的声音。这就是小时候乡间裁缝深刻于我脑海的形象。

那时候,一些没有吃上“公家饭”(上班)的小年轻尤其是女孩子的唯一出路,就是跟着地方上的师傅学习裁缝技术,三五年的学徒满师之后便自己开个店,为人做做衣服、裤子之类的活计,也算是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实行“手工业改造”“人民公社化”“公私合营”的热潮中,一些个体手工业劳动者大都加入了各种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裁缝业也不例外加入了生产合作社。

那些年轻的小师傅们因为吃过了“闹饥荒”的苦,加上体力充沛,血气方刚,不管到谁家,干活都特别卖力,基本都能成为令人羡慕的“吃百家饭”的手艺人。尤其是每到过年过节,一些家庭凭着政府发给的布票,为一家人特别是孩子添置点新衣服,也算是一年里有个新气象……

裁缝师傅的技术精湛与否,决定着店铺里生意的好坏。

已经从业近40年,54岁的裁缝师傅郭汪洵说,一件服装的制作无非是三大过程:裁剪、缝制和后整理。在这三大过程中,裁剪的环节尤为重要,是服装生产工序中技术含量最高的生产环节,直接决定着服装的款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服装的结构是否合理、用料是否经济、顾客穿着是否合身等等,因此,裁剪这一工序是必须由师傅来完成的,缝制和熨烫工作则可以由徒弟或实习的小师傅来实现的。

在乡下,很多裁缝都是“全能型”的,不仅车工、手工技能娴熟,而且做出来(后来称之为设计)的服装,每件都十分讲究。尤其是童装,他们能充分利用花色不同的边角余料相搭配,不会有多少废弃的布角头儿,做好的衣服往往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惹得东家爱不释手。即便劳神、费时(那会儿是按点工,就是一天多少钱来计费的),可东家还是愿意请到这样的师傅来做,多花点钱也不觉得亏。因为在当时,经济贫困,物资计划供应,现成的衣服买不起也不好买,山里人的衣服都是请来裁缝师傅裁剪缝纫的,做了一件新衣服后,一般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地穿。很多人家一年到头只有在过新年时才难得地做件新衣服,基本上都是姐姐妹妹、哥哥弟弟这样一茬茬地“移交”下去穿。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些头脑活络的年轻人得到生产队批准后,放弃原有的职业,到广东下海经商去。若干年后,有的人成了村里的大老板;也有些技术好的师傅,不愿放弃当初红火的生意,甘于留在家里,挣些钱兑换成工分后获取口粮,养活着老老少少一家人。

后来,党对农村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实惠,分田承包、市场经济给农民带来无限发展与活动的空间。一个个家庭开始富裕,一门门行业日渐兴旺。一些裁缝师傅也不再满足于带徒弟了,做起了时装,设计出一些样式新、色彩新、图案新的如喇叭裤、泡泡裙、中山装、青年装等时髦的服饰,迎合年轻人的需求。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市场的多元化将乡间裁缝尤其是大多遵守自然法则的裁缝师傅推向“洗牌”的前沿,一些经不起市场“考验”的师傅开始“下岗”。因为打工潮的到来,众多乡民北上南下、西去东进,腰包渐渐鼓起,而乡间裁缝没有了收入优势。村里的人们走出去后眼界开阔了,不再满足于家乡裁缝师傅设计的四个兜的“中山装”、两个兜的“学生服”及水桶腰身的“直筒裤”、细短裤腿的“七分裤”的款式和粗布、涤

卡、红洋纱材质布料了……在悄无声息的变化中,村民选择了市场,裁缝师傅不得不做出转岗的选择。

光阴似箭,当年的小裁缝,老的如今已经作古,就是小的也已成了年逾古稀的老裁缝。乡间裁缝的“兴衰”,不仅透视出农民对新事物的渴望和孜孜追求,更昭示着祖国农村日新月异奔小康的伟大进程!真希望在某一个清晨或暮霭时分,那“哒哒哒哒”的缝纫机声能在某一座百年老屋的上空,悠悠地传到人们的耳畔,记录社会发展的某一个片段……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