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 搬出土坯房 安心房里过大年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本报记者将通过访农家、进社区、入企业,真实反映吉安父老乡亲欢度新春佳节的喜悦气氛,生动再现干部群众坚守岗位追逐梦想的风采,充分报道各......

开栏语: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本报记者将通过访农家、进社区、入企业,真实反映吉安父老乡亲欢度新春佳节的喜悦气氛,生动再现干部群众坚守岗位追逐梦想的风采,充分报道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发展态势和精神风貌。

从今日起,本报特推出“新春走基层”专栏,将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报道呈现给读者,为您讲述发生在庐陵大地上精彩生动的“百姓故事”。

尹姗、本报记者段江婷

尽管天色阴沉,但在年味渐浓的农村,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特有的甜味。

1月12日,农历腊月十五,吉水县醪桥镇坎头村86岁老人胡行文在儿子家享受着天伦之乐。“还是镇里的干部说得对,跟着儿孙们住在一起就是好,天天看着孩子们在我身边跑来跑去,我心里就乐滋滋的。”老人向记者又像是对自己说。

在吉水农村,有些老人或是守“祖业”,或是膝下没有子女,仍然固执地“蜗居”在阴暗潮湿的危旧土坯房中。年关将近,如何让这些老人改变守旧思想,主动搬出土坯房安心过大年成为县委、县政府重点关心的一件民生大事。

结合正在开展的危旧土坯房拆迁安置工作,吉水县动员全县党员干部放弃节假日,对有子女但仍独居在危旧土坯房中的老人,一方面引导老人改变守旧思想,另一方面引导老人子女以孝为先,秉承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如今,老人们纷纷被自己的子女从土坯房里接出来,拆旧房、住新房,一家老小团团圆圆、其乐融融。

“老人们常说,破家值万贯。虽然心里有点舍不得,但还是搬了好。我冬天不用生火受罪,也能天天看到小孙子。”家住醪桥镇元石村的84岁老人周丫头满脸的幸福。

和胡行文老人一样,周丫头也是愿意守着“祖业”独居的老人。虽然两个儿子早已成家并盖起了楼房,但她总一直觉得住哪都不合适,年纪大了也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妈,你不要多想。”周丫头的大儿媳主动要把老人接回家。这次,周丫头没有推却,和独居相比,她显然已愿意接受现在的生活。

“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真是要感谢党和政府。”醪桥镇元石村委会幸福院里,82岁的周秋英老人正在活动室休息,膝下无儿女的她从前独居在破旧的危旧土坯房里,生活十分艰苦,如今住进了幸福院,布满岁月沧桑的脸上露出自信与乐观的笑容。

醪桥镇元石村幸福院是吉水打造的22个“爱心家园”精品点之一。针对无钱建新房的孤寡老人、五保户等特困群体,县财政补助每户2.8万元,由村委会代建“爱心家园”,采取“交钥匙”方式,通水通电并安装好厨卫设施,老人们可直接拎包入住。周秋英老人说,这段时间陆续有邻居搬来住,这个春节一定热闹,以后的日子肯定好过。

记者和老人们一一道别。村子里,性急的孩子已燃响爆竹。

告别老屋,留住一抹乡愁。喜迁新居,再续乡音乡情。

记者手记:孝老爱亲不仅是庐陵好家风的美好诠释,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老人们有个幸福的晚年,居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每个儿女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更是社会应该传播的好风气、正能量。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