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欧阳德求学王阳明清政重教效乃师
2017-01-03 09:28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在泰和蜀口古村,有一座书院,叫“复亨堂”,院名所题为王阳明手迹。王阳明,即那个曾经悟出“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的明代著名思想家。这个书院,直接孕育出了蜀江欧阳二十一进士、三百举人、无数的读书郎。其中佼佼者———欧阳德,官至礼部尚书,是“阳明心学”的嫡传弟子之一。

欧阳德天资聪颖。传说他7岁时,到九曲溪游玩,见一个老婆婆嚎啕大哭。原来老婆婆在溪水旁的石头上洗衣服,一件衣服被水冲走了,叫了好几个会凫水的孩子去找,都没找着。眼看寻找无着,老婆婆急得大哭。欧阳德想了一想,叫人拿来一根长绳,尾端系着一件几乎与冲走的一样的衣服,仍然从原处让水冲走。待衣服完全沉没消失后,用力扯上来,两件衣服同时被带上来了。围观的人们无不惊叹这孩子聪明不凡。

明弘治十八年,欧阳德9岁时,被誉为“奇童”。县尹专门邀请欧阳德到县衙门里,欲亲眼看看虚实。但见欧阳德举止有度,谈吐文雅,就像一个成年的读书人,不禁大加赞叹,认为这孩子前程远大。

欧阳德13岁,在县城的官办学校读书,读书成绩非常优异。县督学李北郡(又名空同)决心亲自主持一场模拟考试。欧阳德洋洋洒洒,别出心裁地写出一篇与当时风格迥然不同的文章。督学李北郡见此文后,大为称奇,惊愕地说:“这难道不是今后振兴文化礼仪大业的栋梁之材么?”把他的文章列为最优秀之列,并让其他考官和老师一起来欣赏,可见欧阳德的确是才华横溢。

1516年,明正德十一年丙子,欧阳德21岁,正式参加江西全省的科举考试(乡试),并顺利通过,成为举人,从此可以走上仕途了,并且被推荐参加全国的科举考试(会试、礼部试)。

恰在此时,王阳明在赣南讲学。当时的士大夫们都沉溺在旧的知识结构里,都把王阳明的心学指责为虚妄空灵的佛禅。欧阳德却察觉出其中的新鲜气息,就决意追寻王阳明,并诚恳地致以拜师礼,坚决请求王阳明收为弟子。王阳明见欧阳德求学诚恳坚定,而且是带着他此前学习过程所遇到的困惑来求解的,觉得欧阳德果然才学不凡,决定收他作弟子。

但王阳明也很快发现了,欧阳德的优点也是缺点,即过于气盛自负。他以孔子之道,教导欧阳德要学会谦虚。欧阳德是个聪明人,立即领会到了恩师的意思,即以“谦斋”自名。欧阳德求学王阳明整整八年,官府、督学、家人都在催他参加全国科举考试,但欧阳德就是不去。这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举成名天下知”、“一朝登第富贵”的封建社会,是需要多么大的决然之勇。

1523年,明嘉靖二年癸未,欧阳德28岁,终于架不住世俗的压力,参加了全国科举考试,并轻松获取进士资格。

按常理,中进士后,就意味着仕途。但欧阳德没有丝毫欣喜。他与一起中举的几个同兴趣的人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每天都在讨论学术,与别人共一匹马骑,书童也轮流着用。至于酒场应酬,都一概不参加。即便后来做了官,上任后,也是大办教育事业,大力发展经济,坚决狠煞吃喝玩乐之风。

欧阳德为翰林编修时,有一次,他奉召主持郊礼(祭祀天地的朝廷大礼),他把历朝以来各种郊礼的做法、利弊都作了比较,最后得出结论说:“郊礼这档子事啊,如果只是礼文乖错,倒也没办法怎么考证。但如果为此而大兴土木,则劳民费财。如果真要向皇天后土祷告,祈求保佑的话,只有勤政爱民,劝民耕桑,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如此,则郊礼在异郊也可以,在同郊也可以,在野外的土丘上也可以,在屋内也可以。”他的这番见解,得到当时所有人的认可,都认为是远见卓识。

1532年,明嘉靖十一年壬辰,欧阳德迁南京国子司业(教育部主管)。每日延请年轻的学生到自己的学馆下,以心身之要教诲。学子们闻风而来,多得都难以容下。于是他又扩大了学馆范围,对前来求学的贫困学生实行补贴救助,妥善安排作息时间,恩义蔼然。后人都说欧阳德聚众讲学,清政重教的所作所为有乃师王阳明之风。

欧阳德之所以出类拔萃,还与他的父亲欧阳庸的教育密不可分。

欧阳德中进士后,走上了仕途。起初,在六安做知州,想接欧阳庸去住,欧阳庸却不去。第二年的某一天,欧阳庸却突然自己去了六安,住了一个多月才回去。欧阳德送到郊外,欧阳庸很严肃地对儿子说:“我听到老百姓说你为官很能干,你一定要好好做下去。你能当清官,我就能当清官的父亲。”后来,欧阳德一直在外做官,官至礼部尚书。欧阳庸时不时地去看望一下,住上一段日子。每一次都要敦敦教诲一番:儿啊,你一定不要辜负你所学到的知识,凡是名利权势等一切世人羡慕的东西,你都不要贪恋。那些人情交往,能不去就不去。

欧阳庸的这些教诲,欧阳德铭记在心,真正做到了一尘不染。所以人们都称赞他们家教好,父如严师。欧阳庸在儿子的任所去世后,墓地的神道碑,由担任“太子少保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知制诰、国史总裁”的徐阶撰文,担任“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国史经筵讲官”的邹守益篆额,担任过“经筵讲官”的罗洪先书丹,可谓哀荣备至。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