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问计”更需“纳计”
近日,一位在某机关工作的朋友摇头相告,前段时间,上级有关部门就2017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向其单位的职工“问计”,结果广大职工积极响应,纷纷献计献策。其单位还......

□叶金福

近日,一位在某机关工作的朋友摇头相告,前段时间,上级有关部门就2017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向其单位的职工“问计”,结果广大职工积极响应,纷纷献计献策。其单位还花了大半天时间把职工的计策进行了汇总,然后上交给上级部门。不想后来公布的办实事项目中,竟然没有一项是从他们职工的“问计”中来的。见此,朋友十分气愤地说,这哪里是“问计”,分明是耍人,是在搞形式主义。

按说,“问计于民”是政府有关部门在对某项工作进行决策之前,充分征求广大群众意见的一个很好的举措和途径。只有“问计于民”,才能了解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在想什么、在盼什么,才能最终作出决策,真正体现民意,真正为民办好事办实事。

但如果只“问计”,而不真心去“纳计”,那么“问计”也就失去了意义。可以说,这种“问而不纳”的官僚作风和形式主义,不仅是在敷衍和愚弄群众,而且对献计的民众来说也是一种很大的伤害。时间久了,群众就会对你失去信任,等下次再向这些群众“问计”的时候,或许就没人信你了,自然也就没人来参与了。到时候,尴尬的不是老百姓,而是我们“有关部门”自己。

因此,笔者以为,“问计”之后还需多“纳计”。因为只有通过“问计”之后的“纳计”,群众的计策才能得以被采纳,才能最终被落到实处。同时,政府部门真心实意的“纳计”,也无形中让献计的群众看到“问计”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今后的“问计”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参与,群众才会真心实意地献计献策。只有这样,“问计”才会有实效,才不会是一场走过场、搞形式的“噱头秀”。

总之,一句话,“问计”之后还需多“纳计”。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