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全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吉州区先后被评为省教育工作目标考核优秀单位、省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优秀等次、连续15年评为市教育工作优秀县(市、区)等。

原标题:夯实基础改善条件激活动力彰显特色 吉州全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吉州讯(张建明、王桃兰、晏龙)近年来,吉州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战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围绕义务教育高起点政策保障、学校高标准建设、教师队伍高素质提升、教育高质量推进,不断夯实基础、改善条件、激活动力、彰显特色。全区义务教育呈现均衡、优质的高位发展态势。该区先后被评为省教育工作目标考核优秀单位、省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优秀等次、连续15年评为市教育工作优秀县(市、区)等。

加强保障,夯实发展基础。该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出台了义务教育发展改革一系列政策文件;区重点工程优先安排学校建设项目;全区年度综合工作考核将各部门扶持教育发展情况作为考核指标;建立了党政领导联系学校制度,每个区领导挂点一所学校,优先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成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创新督导方式,对教育进行跟踪问效;完善经费保障,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近5年共投入10亿元用于教育事业,为教育发展蓄足了能量和后劲;“十二五”期间,对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进行了科学规划和布局调整,投入10亿元新建、迁建、改建、扩建一批学校,全区学校大班额现象大为改观。

加快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改造提升薄弱学校。近年来,该区投入4亿多元资金,进行“两堂两化两场两房”建设,完善所有薄弱和农村学校条件。“两堂”即食堂、澡堂,实现了所有农村学校有食堂,住宿学校有中央热水供应系统的澡堂;“两化”即校园文化、绿化,实现文化进校园,绿化全提升;“两场”即运动场、文化活动场所,基本实现了农村学校塑胶跑道全覆盖;“两房”即公租房、周转房,实现了公租房建在镇区学校、周转房建立在村小、教学点,帮助农村教师解决住房难问题。推进教育设施现代化。着力创建全省教育信息现代化示范区,实现了“五个一”,即每个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有一台电脑、每个学校有一条50M至100M的信息化高速宽带、每个班级配有一套班班通、在城区学校建录播教室实现城乡学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每个教师有1台工作电脑实现公共管理平台共享。

优化素质,激活内生动力。该区加强教师队伍配置,建立了校长竞聘、培训、考评、交流、名校长培养考评机制、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实施“普通教师、星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四个层级进行梯级培养并适当补贴;近3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选调教师497名,并把大部分骨干教师分配到薄弱学校任教,基本实现了校际间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性别结构等占比均衡;加大交流力度,引导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农村、薄弱学校教师来优质学校跟班学习。优先落实教师待遇,全面实施“五个一百万”工程,每年安排100万元教育奖励基金奖励德艺双馨的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安排100万元用于教师体检;安排131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教师培训;安排197万元发放农村边远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筹集资金100万元成立困难教职工帮扶站和困难教职工帮扶基金,为困难教职工排忧解难。

加速推进,彰显特色内涵。为保障全区的孩子都能上好学,该区全面实行就近入学、划片招生,实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教育教学、管理、收费等方面,与城镇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建立档案,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创设“留守儿童阳光家园”,让留守儿童同享阳光,共同成长。开展教育精准帮扶,动员爱心人士与孤儿结对,每年募集社会资金200余万元帮助寒门学子,全区无一名学生因生活困难辍学。推行合作办学、对口帮扶等办学体制改革,以城区中小学为主体,分别与农村中心小学和薄弱中学建立10个城乡教育共同体,实施捆绑式发展,促进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共享;以镇为单位,将本镇的村小和教学点与中心小学捆绑,进行镇域内教师交流、走教和统一考评。同时,以养成教育、“第二课堂”“小小庐陵文化讲解员”、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等为载体,大力培育学校特色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