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民生> >正文
泰和县有个“广东村” 成为连接赣粤纽带
2016-11-25 09:15 来源: 江西日报

“江西人看我们是广东人,广东人看我们是江西人。其实,我们是广东籍江西人。”杨林斯笑着说。今年60岁的杨林斯是泰和县广东商会的会长,他属于第二代广东移民。泰和县马市镇占村,国内少数几个外地“广东村”之一,全村人几乎都是祖籍广东,主要是潮汕人和客家人,保持着纯正的广东味,包括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很难想象,在井冈山脚下的江西中部小县城泰和,居然生活着十几万广东移民及其后裔,约占其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数量如此庞大的广东移民是如何扎下根?他们在融入当地的同时又是如何保持自己的特色?他们和广东同宗同源,如今成了连接赣粤的纽带。11月16日,记者赶赴泰和县采访,展现他们奋斗历程。

有个原汁原味的“广东村”

马市镇占村是泰和县名气较大的“广东村”之一。据介绍,占村现有人口约3000人,大部分人外出经商或打工,常住村里的约1000人。“基本上都是广东人,村里人都是讲广东话,但我们也会说泰和县马市镇的土话。”杨林斯说。

“听名字就知道啦,这个村是我们广东移民占荒地占过来的。”占村一名村民笑着说。占村,跟当地其他村落并无太大差别,村里没有祠堂,大家都是迁来的,姓氏也很杂。但有一点和广东的村落很像,就是这里家家户户的门大多是连着的。

杨林斯算是占村乃至整个泰和县的“富翁”,但他一直住在村里。他拉着记者去他家喝茶,走进杨家,记者发现屋内都是潮汕风格。最显眼的是茶室,摆满了茶具。“本地人一般不喝茶的,但广东人特别是潮汕人,家家户户都要有个喝茶的地方。”

除了喝茶,饮食也保持着广东的习惯。“我们不吃辣椒,按照老家的习惯,吃清淡的。”杨林斯说,“但是逢年过节,还有办红白喜事,我们会在菜里放点辣椒,考虑到当地人的饮食习惯。”

得益于当地的开放包容

那么,这些广东人是怎么来到泰和县,又是如何扎下根的?占村村支书林芝荣介绍,他的父辈应该是最早来占村的一批广东移民。“1943年,潮汕地区被日本军占领后遇上大灾,好多人都饿死了。我父亲他们一路逃荒,一人挑一只箩筐,带着被子、锅盆,就这么走过来了。”

杨林斯称,他父亲告诉他,到泰和县马市镇后,见圩镇边有块荒地,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后来逃荒过来的人越来越多,看到这里搭了棚子,大家又是广东人,慢慢就越聚越多了”。杨斯林介绍。

一名村民告诉记者,她是占村第一代的广东移民,十多岁时与家人一同迁到江西,至今已在占村生活了几十年。现在已经完全习惯了在江西的生活,村里的潮汕人、客家人相处融洽。

回溯当初,广东移民来到泰和,也存在着磕磕碰碰。“最初,广东移民没有田地,只能靠开荒种菜为生。冬天都没有鞋穿,只能穿木屐,天冷穿一件单衣。当地人一直笑我们广东人不怕冷。其实,谁不怕冷呢?”杨林斯回忆。穷则思变。“广东移民开始做点小生意,赚了钱,又引起当地小混混的嫉妒和刁难。我们之前也和这些混混打过架,广东移民很团结,只要被欺负了都会一起上前。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没怎么发生和当地人打架的事情了。”杨林斯称。

杨林斯认为,广东移民能在泰和扎根,得益于江西人的开放包容。“之前我们没有田地,后来当地人给我们每户人家都分了田。 早期我们几乎不和当地人通婚,后来慢慢也开始和当地人婚嫁了。感谢江西人的热情和淳朴,让我们在这里扎根。”

一跃成为当地富裕群体

在泰和县马市镇,对广东移民聚集的地方有个特别的称呼,叫“广东棚”。林芝荣回忆,当时广东移民住的地方基本都是窝棚。当年的泰和县,不光马市镇,县城郊区也搭满了“广东棚”。“哪里有广东移民,哪里就有‘广东棚’,在改革开放前,广东移民一直是这里贫困的群体”。

但广东人吃苦耐劳、敢于创新的特点,也一直冲击着当地人的思维。“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村就办了拖拉机厂、饲料厂。我们是全县第一个有拖拉机的村。”林荣芝自豪地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地广东移民之前最早在105国道边上开酒店,修补汽车轮胎。马市镇上大部分的酒楼也是广东移民所开。

杨林斯介绍,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移民一跃成为当地富裕的群体。泰和县包括金融、房地产、运输、酒店业、制酒业、电子产业等,搞得比较好的基本都是广东移民。他们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杨林斯说,自己开了一家高山果业公司,承包了7000多亩林业。

成为连接粤赣两地纽带

2009年,泰和县广东商会成立。“成立商会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加强泰和‘广东人’的社会责任感。”杨林斯说。

杨林斯认为,目前在泰和,粤商的影响力还远远未体现出来。为给泰和招商引资,杨林斯多次往返粤赣。“广东商贸城刚刚落户泰和,这个项目就是我们商会陪同领导到广东对接谈下来的”。林芝荣说,“我从汕头引进了一家千亩马铃薯基地,为当地农产品加工牵线搭桥。”

杨林斯则认为,身为江西“广东人”,有责任成为连接粤赣两省的纽带。“主要是人脉优势,都是广东人,同宗同源,未来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纽带另一头的潮汕,杨林斯也经常回去,那里有一大帮亲戚。即使出生成长在江西,但在潮汕的族谱里,一直写有他和后代的名字。

本报记者 邹晓华

责任编辑:王志峰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违法犯罪举报中心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渠道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