渼陂的“卧龙樟”
兴兴衰衰的岁月,它永不阖上的绿叶眼睛,看着富水河环抱的渼陂从几十人的小村繁衍成数千人的大村落,看着一批批读书人、商人走出去,从富水河带回翰林、司马、将......

 

胡刚毅

渼陂,2005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它以明清建筑为基础,融书院文化、祠堂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和明清雕刻艺术为一体,有376幢明清民居建筑。造型古朴、风格别致的古屋,仿佛一位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静静地倾述昔日的繁华和荣耀。

在一个明媚的日子里,我在向导陪同下来到渼陂,走过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千米古街,穿过一道道如时光隧道般神秘的幽深巷道,一条弯弯曲曲的鹅卵石小道牵引着我俩来到村子西北角。抬头望,目光立时被一棵奇特怪异的大樟树拉直了。向导轻声说:“这就是‘卧龙樟’!”

卧龙樟旁有一口水塘,波光潋滟,鸭鹅嬉戏。一分为二的大樟树,分别向左右两边倒伏,左边的半棵树已枯,但伸展出的一根一人合抱的枯枝干,铮铮铁骨般横逸向上,如一位不服输的拳击手挥出两只刚劲有力的胳膊,要击打不公平的命运与天灾。

倒伏右边的半棵树令人不可思议地活着,活得潇洒精神、活得不卑不亢、活得气势不凡!我绕树三匝,移步换形,从不同角度看到不同的形象。正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左看宛如游龙,右看翩如凤凰。远看像一把巨大蒲扇,可是给村子扇来阵阵清凉?这半棵树有六七米枝干横卧在地上,朝下扎进泥里的四五根枝干,竟奇迹般衍生为根,一大蔸错综盘绕的根。村里人奇怪:只听说榕树的枝条能变作根须,樟树的枝条也能变作根?

半棵树有四根朝上的枝干,栉风沐雨,已茁壮得一二人方能合抱。如四条腾空飞舞的蟒蛇,扭曲着滚圆的身子向天空奔突。弯曲着向上延伸的枝干,繁衍出一根根胳膊粗的分枝条,每条枝条擎一蓬蓬绿叶,昭示生命青翠的希望和喜悦。

四根大枝杆几乎是并排而立于倒伏的樟树上,像四个健壮的孩子站在父亲横伸的胳膊上。右边还有一位兄弟———一根伸展的树枝,却在前些年被一村民锯去,留下一个圆圆的大伤疤,如生命的句号。一圈圈年轮,是青春的血一滴滴溅落,年年岁岁溅起层层涟漪,此刻已凝固为一泓永恒。

卧龙樟像一位岁月老人,与渼陂村一同走过风风雨雨。兴兴衰衰的岁月,它永不阖上的绿叶眼睛,看着富水河环抱的渼陂从几十人的小村繁衍成数千人的大村落,看着一批批读书人、商人走出去,从富水河带回翰林、司马、将军等名号,运回一船船金银、巨木、石料,建起了气势恢宏的永慕堂等10多座祠堂、书院、家祠,建造出一座世人瞩目的“庐陵文化第一村”……

“卧龙樟”兀立寂寞村头,无数枝条拂撩着晨雾夜岚,手臂真多真长啊!想抓住什么呢?它心静如水,日子如树窟窿里一队队爬出的蚂蚁,按部就班地排列着行进。根部腹内虽被时光之手掏空,但它雄心不死,青春犹存,擎一柄遮天蔽日硕大无朋之伞,伢子们常在树上树下捉迷藏,在枝上作猴子荡秋千。炎夏里,它洒一方浓荫如辟一口沁凉的水塘,赶路人尽可扯一串串惬意的呼噜,或放心地兜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走出树荫上路了,赶路人会发现洗了一个“澡”,从此再不会忘记这棵大樟树了。村里皓首老叟在它面前如同稚童。通体斑驳的树皮如一篇篆文,可是岁月风雨雷电镌刻的生活履历?圈圈密纹的年轮里,可记载渼陂村一部沉重而辉煌的编年史?

“卧龙樟”是树中之王。树下曾设有一社观庙,现虽已不在了,但树下至今总插着一把把烧过的香火。

凝视“卧龙樟”,我想起小时候与伙伴们在野外捉迷藏。玩累了,我们仰躺在柔软的草地上,等天空暗下来,然后小声地数着墨蓝天空渐次闪亮的星星。“卧龙樟”或许像当年的我们,躺在这儿数天空上的星星。它没有忧伤、没有悲恸、没有消沉,怡然自得于天地间,阅尽人间沧桑。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