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浸菜
酸浸菜,是家乡人每年秋季用隔年酸酒浸制的一种酸菜。

而今在城市餐馆酒楼,所谓上档次的宴席上,常看到服务小姐一手托盘款款而来,在桌上放一精致的小碟,飘然离去。众客趋之若鹜,疑是又上一道佳肴,赶紧伸箸品尝,嘿,竟是腌菜!被大鱼大肉灌得肥肠油腻的客人,却眼睛一亮,垂涎不已,风卷残云般“扫荡”起来。此时的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故乡的酸浸菜了。心想,要是来上一盘,不知该会怎样倾倒客人。

酸浸菜,是家乡人每年秋季用隔年酸酒浸制的一种酸菜。用料简单,讲究色彩搭配。但也无非是辣椒、萝卜、芹菜、藠头、大蒜、生姜等蔬菜,五颜六色,却杂而不乱,艳而不俗。酸浸菜,也叫浸坛。这种食品依然保持着各种蔬菜的个性,不失其原味,又不互相串味,酸者酸,辣者辣,甜者甜,脆者脆,不仅让人胃口大开,还可以助消化、治痢疾。

在井冈山区,秋季制作酸浸菜成为一道风景。农户家家都有菜地,这时候,随便走进一家院里,就可以看到院中堆满一地蔬菜,品种应有尽有。菜是刚从地里摘回,水灵灵,菜根洗得发白。往屋里走,便听见一阵“咔嚓、咔嚓”的切菜声。健硕的农家大嫂,腰系围裙,身立长案,手起刀落,顺兴而为,时而轻如落雁,蜻蜓点水;时而急如骤雨,似玉珠落盘。豪阔处,菜叶连缀,萝卜青菜,一刀带过。不一会儿的工夫,菜已加工成料,赤、黄、青、绿、白,分门别类,小山似的堆积案头。在秋天的阳光下,像一块调色盘,又仿佛一大块画布,正等着主人挥毫作画。而此刻,大嫂就像一位成竹在胸的大师,只见她手捋长袖,张开手脚,精神气足,将切好的一堆时鲜蔬菜弓腰倒入一个大瓷盆里,又抓了几把红辣椒撒进去,飘然盆面。普通的农家俗事,在心灵手巧的农家大嫂手上,竟变得这样情趣盎然充满诗情画意。真是劳动创造了生活,创造了美。最后,大嫂把各菜搅拌均匀,小心翼翼地一把把抓起塞进一个小口大肚的圆坛里。塞满后,倒入酸酒,放些红糖,封好坛口———像是作完一幅画,盖一红章印泥,大功告成。

记得我在外地上学时,同学中常有从家里捎些酸浸菜,早餐时,大家你一口我一口,清贫的学生生活,那样滋滋有味。

酸浸菜,用料讲究新鲜,刚从地里摘回来的菜最好,所以乡下人家干脆在菜地里边摘边浸,古朴原始,一派田园风格。这制作出来的酸浸菜一直可以存放到来年的冬天,仍然鲜嫩如初。城里人去菜市上小贩手上买的菜就差多了,无论味道还是色泽都不如乡下的地道。

某年冬季,窗外大雪纷飞。老友忽地提瓶老酒推门而入,我正为无菜下酒而窘,妻却不慌不忙笑盈盈地端一盘酸浸菜上来。老友见了,喜上眉梢,不再多言,拍拍雪花,上桌而坐。窗外厚厚的白雪,而桌上那盘刚从坛里捞上来的酸浸菜竟是那样艳艳的,嫩嫩的,透着清亮,闪着光泽,像在雪地里猛地走来一位水灵、鲜嫩的女子,使室内一下有了春色。于是,宾主酒兴大发,边斟边饮,夹一筷酸浸菜,清爽入口,呷一口老酒,醇香逼人,不亦乐乎。

民谚说:“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想必酸浸菜最早的产生,也应该跟贫穷有关,是穷苦人的发明,且有励志的功效。听老辈人讲,旧社会碰上灾荒年,他们往往是吃浸菜喝凉水挺过来的。若是酸浸坛子空了,就只能吃米糠、蕨根、“观音土”。改革开放前,碰上青黄不接的时候,餐桌上若是有一碗浸菜,乡民也就能一日三餐咽着红薯稀饭度日。酸浸菜,硬是让苦涩的日子过出了一丝亮色。

记得我在乡里上初中时,中午因家远不能回,便常常被热情的同学叫到家里吃酸浸菜,那种美好的情谊让人难忘。后来,读范仲淹的《齑赋》,见其中的“陶家瓮内,浸成碧绿青黄;措大口中,嚼出官商徴羽”的句子,心想一碟仅供穷人下饭的酸浸菜,让他写来却声色味俱佳,陶陶然乐在其中,颇有“扫来竹叶烹茶叶,劈开松根煮菜根”的意境。

《诗经·小雅》中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的菹,献之皇祖”的句子。剥,是剥去瓜皮果叶,菹,是酸渍。这样算来,酸浸菜的产生,至少应该是和《诗经》同步了。遥想两千年前,先民们吟唱着“采采苤苡,薄言采之”,“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在中华大地上含辛茹苦,繁衍生息。若有人去考证一部酸浸菜的历史,其咸酸的滋味该浓缩得下数千年民族的生存史。

遗憾的是,酸浸菜“养在深宫人未识”,至今尚未走进大雅之堂。有时,我忽发奇想,要是酸浸菜也像四川涪陵的榨菜包装成袋走进千家万户就好了。前几日,有位朋友从井冈山来,说有人正准备做这方面的产品开发。真是独具慧眼!如果真有这一天,我第一个上街购买。酸浸菜一定会以自己独特的风味,俏丽的容姿,备受人们的青睐。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