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老蚕桑”焕发新活力
土地有租金,务工有工资,每年还有产业分红。今年,永新县沙市镇塘边村的红卡户徐亮先怎么也没想到,自家不养蚕、不种桑,却能从蚕桑产业受益。

原标题:“老蚕桑”焕发新活力

编者按:

为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的媒体传播规律,配合江西省第一届“短小微”作品创作暨年度十佳作品评选活动,本报从今日起推出“‘短小微’新闻竞赛”专栏,旨在讲好吉安故事、传播吉安声音、树立吉安好形象、扩大吉安影响力、提升吉安美誉度,打造独具特色的宣传品牌。稿件要求:真实准确、正能量、接地气,体裁不限、内容不限,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字数在500字左右。欢迎大家踊跃来稿。

□李育、本报记者蒋阿平

土地有租金,务工有工资,每年还有产业分红。今年,永新县沙市镇塘边村的红卡户徐亮先怎么也没想到,自家不养蚕、不种桑,却能从蚕桑产业受益。

蚕桑产业,是永新的传统产业。徐亮先记得,父亲在世时,家里就养过蚕、种过桑,添叶、上簇、取茧,样样都得靠双手,劳动量不小,效益却不高。

立足本地蚕桑产业基础,瞄准蚕桑产业发展方向,沙市镇积极招引能人返乡创业,成立新裕新种养专业合作社,流转了徐亮先家及其周边的土地,建立起高标准连片桑园600亩,发展“工厂化”现代养蚕模式。

养蚕,实行自动上叶、自动上簇、自动取茧;种桑,主栽优质桑苗,套栽生态观光果桑……全新的生产模式,令徐亮先大开眼界。他和村里其他14户贫困户一起,“打捆”产业资金6.5万元入股蚕桑产业,每年至少可分红5000元。

“土地每亩租金110元,进基地务工每天收入140元,每年还有产业分红……”盘算着新蚕桑产业带来的实惠,徐亮先不禁感慨,“有这样好的产业带动,我们脱贫有底气!”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