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崇文重教 为传承庐陵学风振兴吉安教育继续前进
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发来的贺信中肯定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自觉担负起传承庐陵文脉、匡复庐陵学风的历史使命,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秉持“负责任......

王萍在全市教育工作暨庆祝教师节大会上强调 不忘初心 崇文重教 为传承庐陵学风振兴吉安教育继续前进王少玄讲话 吴敏李庐琦等出席

1b2

9月8日,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暨庆祝第32个教师节大会在市行政中心大会堂召开。记者郭弘毅摄

本报讯(记者邓勇伟)为总结成绩、表彰先进、谋划未来、推动吉安教育事业再出发、再前进,9月8日,全市教育工作暨庆祝教师节大会在市行政中心二楼大会堂召开。市委书记王萍出席会议并强调,全市各地各部门要不忘初心,崇文重教,为传承庐陵学风振兴吉安教育继续前进。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少玄讲话。市领导吴敏、李庐琦、刘连根、余阳春、杨丹、龙波舟、雷音、廖宏、刘贤清、刘兰芳、刘振国、王大学、张言苍、李建国、龙新出席。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发来贺信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

王萍在讲话中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全市人民及学生家长,向到会的全市教育战线出色工作的同志们和教师代表,并通过他们向全市教育战线同志们和老师们,以及离退休教师,致以节日的衷心祝福和诚挚的问候、崇高的致意。在对会上7位同志的大会发言进行点评,并对过去五年吉安教育事业实现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点赞后,王萍指出,回顾过去五年,全市教育战线落实了教育优先、均衡发展、优质发展“三大理念”,聚焦了农村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三大重点”,深化了高职学院办学模式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改革,提振教师队伍士气、风气的师资管理改革“三大改革”,使吉安正在朝着教育大市、强市,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大踏步的迈进,人口大市向人力资源大市转变。

王萍强调,教书千秋伟业,育人万世之功。教育事业事关百姓利益、家庭幸福,是发展所系、民生所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的事业,吉安一定要持续抓下去。我们要始终认为教育事业就是党和政府的良心事业,一定要不忘初心,坚守传承;始终认为教育事业就是发展事业,一定要立足培育地方发展文明进步的竞争力来培养人才;始终认为教育事业是无数家庭的希望事业,大力发展教育是斩断穷根的根本举措。

王萍强调,未来我们要继续聚焦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重视职业教育、抓好学前教育“四大重点”,牢牢把握“四个坚持不懈”。

就聚焦“四大重点”,王萍指出:

———要提升教育质量。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在全省努力争创一流,续写庐陵教育的辉煌。举全市之力支持吉安一中和白鹭洲中学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打出吉安教育的标杆和样板。举全市之力继续支持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吉师附小、石阳小学等学校建设,努力打造成“全国闻名、全省领先、全市带头”的一流标杆学校。

———要促进教育公平。所有的思源学校都要信守承诺,确保每所学校至少有1800名农村或贫困孩子就学,并做好农村孩子的寄宿问题。农村中心乡镇和中心集镇,一定要打造标准化的中心镇小学。教师走教要继续,教学网点要坚持办下去,市委、市政府要加强对这些恢复性工作进行专项督查。

———要重视职业教育。各级要牢固树立抓职教就是抓发展、抓经济、抓民生、抓扶贫的理念,加快职教园区建设,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撬动民间资本鼓励民办职业教育,引进真正有实力、有责任的职业教育家来吉安办学。

———要抓好学前教育。把学前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将学前教育毛入园率由现在的80%提升到95%以上。

就牢牢把握“四个坚持不懈”,王萍强调:

———要坚持不懈抓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要继续深入推进人才强教战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既要“筑巢引凤”,舍得提供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待遇,吸引教育人才特别是吉安籍人才返乡任教;也要“固巢养凤”,政府要出台特殊政策,各学校也要善待人才、善待员工,千方百计留住人才、服务人才,用足用好政策,保障住房、职称、医疗、养老等待遇。

———要坚持不懈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地、各部门要继续深入开展“名师、名校长”“师德师风标兵”“师德师风大教育大评议”活动,努力营造树师德、铸师魂、正师风的良好氛围。

———坚持不懈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质量,继续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激发广大教师扎根基层、奉献教育的积极性。要加强素质教育、师资培训、校长培训,推进“1+1”素质工程高效课堂公开教学的培训;推开美丽校园建设,让每所校园都能在孩子的参与下、教职工的努力下,成为吉安大花园中一朵更加美丽的花朵;把“书香庐陵”的品牌做下去,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

———坚持不懈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把“负责任地办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这两句话牢牢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真正把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变成执政实践,努力推动吉安教育事业大发展大提升。要继续发扬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尊重教师,支持教育,发展教育,让尊师重教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共为,让教师成为最受人尊敬、最令人羡慕的职业。

王萍强调,全市上下要进一步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开好党委会、政府常务会,认真分析教育问题,研究教育工作,把负责扛在肩上,不忘初心,崇文重教,为传承庐陵学风振兴吉安教育,把吉安教育现代化继续推向前进,为“提前翻番、全面小康”、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少玄在讲话中指出,这些年来,市委、市政府秉持“重振庐陵教育辉煌”的历史担当,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是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形成了尊师重教的大氛围。二是保障力度前所未有,做到了兴学重教的大投入。三是发展速度前所未有,实现了日新月异的大发展。这些成就充分证明,市委推动教育发展的决策部署完全正确、行之有效,必须一以贯之地抓下去。

就下一步教育工作重点任务,王少玄强调:

———要着力补齐短板,推动教育协调发展。重点加快推进一乡(镇)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确保2017年底之前实现公办幼儿园乡镇全覆盖,进一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把改造农村薄弱学校作为对县(市、区)教育工作专项督导的主要内容,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依托吉安职教联盟,推进校企对接,探索“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厂”的新学徒制度,选派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培养更多的实用技能型人才,进一步提升职教水平。

———要着力促进公平,增强教育的普惠性。加大教师走教、优秀教师支教力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高度重视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问题,保障贫困学生平等接受教育,关注残疾儿童教育问题,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切实保障特殊群众就学。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及民间资本兴办教育,构建政府主导、多元投资的办学新格局,大力促进公平办学。

———要着力提高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以立德树人为风向标,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高考升学为光荣榜,打基础、树品牌,想方设法提高所有学校的教学水平,让更多吉安学子通过高考走向成功。以成长成才为根本点,进一步加强音、体、美等学科建设,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特长,培养更多更优的各类人才。

———要着力深化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加快建设一批优质学校,推进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采取委托管理、对口帮扶、校校合作等模式,缩短新建学校或薄弱学校品牌成长周期,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在用足用好现有编制的基础上,招聘合同制教职工,并与编内教职工同工同酬,深化师资管理改革。深化教学方式改革。

———要着力强化保障,凝聚教育发展合力。各级政府要强化投入保障,进一步健全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保障机制,稳步提高教师待遇,加快乡村教师周转房建设,为广大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和生活条件。各相关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加强协作配合,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发来的贺信中肯定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自觉担负起传承庐陵文脉、匡复庐陵学风的历史使命,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秉持“负责任办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理念,大力推进吉安教育事业发展,举措有力,成效显著,许多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为全省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希望吉安市以此次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为契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全市教育现代化步伐,为吉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会上,“吉安市第五届十佳师德师风标兵”“首届感动吉安十大教育人物”“首届吉安市最美班主任”受到了表彰。市教育局、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吉安县、永新县、新干县、吉安一中的主要负责人及“十佳师德师风标兵”代表在会上作了发言。与会人员就教育工作“1+4”文件进行了分组讨论。会议期间,来自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及吉师附小的教师和学生还表演了大合唱、诗朗诵和小组唱等精彩节目。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