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莫丢“家访”老传统
来源: 井冈山报 2016-09-09 08:24 我要评论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而且,在绝大多数学校里,教师考核条例中并没有把教师的家访列入其中,这也是家访被冷落的原因之一。但愿我们的老师们能从繁琐的教学事务中脱出身来,走出校门,......

 

叶金福

近日,笔者去一位朋友家中拜访,正巧碰上其儿子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在他家家访。朋友告诉笔者,通过这次家访,不但与老师的距离拉近了,他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也更多更顺畅了。朋友说,他真希望学校的老师多些这样的“家访”。

不知何时起,学校老师的家访活动慢慢减少,甚至消失了。笔者记得当初自己读书时,学校老师来家中家访是常有的事。一方面,老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家庭情况,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另一方面,可以摸清学生在校外的表现,对学生的思想、性格及爱好等有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有利于老师因材施教,与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如早恋问题、正确上网问题、兴趣爱好问题、违法违纪问题等,都有可能通过老师家访后迎刃而解。

据笔者了解,现在家访之所以被学校和老师遗忘和冷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生家中家访;二是义务教育的实施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流生现象大为减少,老师用不着花精力去学生家中;三是不少学校和老师认为,提高教学质量是第一位的,至于如何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后劲,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充分发展并不在考虑之列。而且,在绝大多数学校里,教师考核条例中并没有把教师的家访列入其中,这也是家访被冷落的原因之一。

其实,家访并不是一种与教育无关的形式主义活动,它是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家访,老师可以了解到家长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学生的家庭有些什么困难,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等等;而家长则可以了解到学校和老师是怎样教育学生的,校园里的学习环境是怎样的。

眼下,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但愿我们的老师们能从繁琐的教学事务中脱出身来,走出校门,走进学生家中,多些家访,多了解学生,多了解家长,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