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人之花”常开———峡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象透视
6月,峡江县供电公司职工张建华上榜“中国好人”;7月,峡江县官田村残疾农民陈万生入围“中国好人”……一条条喜讯一次次地将小县峡江推到“好人”聚光灯下。

□邹清华、黄静玉

6月,峡江县供电公司职工张建华上榜“中国好人”;7月,峡江县官田村残疾农民陈万生入围“中国好人”……一条条喜讯一次次地将小县峡江推到“好人”聚光灯下。

据悉,仅近两年,峡江县就在《江西好人网》上发布8755名身边好人,有8人入围或上榜“中国好人”。

一个只有18万人口的小县,缘何让“好人之花”常开?走进峡江访大爱,不难找到答案: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细、落小、落实,为峡江好人的“生根发芽”提供了丰润的道德土壤,推动好人好事大量涌现、善行义举层出不穷。

选好人,树立道德标杆

一个好人就是一枚火种,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模范就是一座丰碑。

为及时发现好人,峡江县要求各单位每月定期报送好人好事材料,号召各民间协会、社会团体随时报送好人好事,并在县内媒体上开通“寻找身边的感动”专栏,鼓励市民参与发掘、推荐好人。目前,该县已有118个单位参与上报各类好人万余人次,向上推荐好人线索14510条。

为深度挖掘好人,该县以道德模范评选为主打品牌,先后开展了“首届十佳道德模范”“感动峡江”人物、“我身边的好人”“名医名师名校长”“十大诚信车主”“孝顺公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等推荐、评选活动,深入发掘“峡江好人”背后的故事。

随着各项评选活动的深入开展,峡江好人频频浮出水面:有普通农民陈振文勇斗狠贼,并将所获奖金全部捐出;有手足情深演绎人间真爱,二十载不离不弃照顾两个患病弟弟的好哥哥王涛;有十多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病残公婆的外来孝媳王丽群……

同时,该县建立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五类“峡江好人”存储库,对推荐评选的好人纳入“好人库”,实行动态管理,作为“峡江好人”形象宣传活动的支撑和传递真善美的“火种”。

颂好人,彰显道德风尚

为营造争当道德公民、争做“峡江好人”的浓厚氛围,峡江打出一套立体式、多层次、高密度的组合拳:

———以媒体发布为契机,唱响好声音。在峡江电视台、县报开设道德建设专题专栏,保证重要版面和黄金时段的篇幅、频率;利用“网信峡江”“掌上峡江”等微信平台,刊发道德建设评论文章、播放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谱写崇德向善的主旋律。

———以公益广告为平台,营造好氛围。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海报5000余份,刊播“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1500幅,设置文明礼仪展示牌1000个,让市民群众深切地感受道德在身边、身边好人多的社会氛围。

———以道德讲堂为载体,传递正能量。将90后艰辛养家的最美女孩曾菲菲、“背”着母亲上学的孝心女孩周青青、扎根山区42载的乡村教师刘九根等凡人故事搬上了峡江36个文明单位设立的道德讲堂,累计举办“道德讲堂”宣讲172场次,受教育市民9800人次。

———以好人发布为重点,教育身边人。充分利用好人长廊、好人墙、公交站台宣传栏、礼堂祠堂等载体“晒”好人,将草根典型“细沙”般的好事张榜公示,全县每月发布“身边好人榜”95期。

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如今,无论是到政府机关,还是进乡镇学校,均能看到一个个身边好人事迹,像一阵阵清风吹进每个人的心田,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学好人,播撒道德新风一个好人带出一批好人。

在峡江,有这样一个女人,叫张建华,12年来献血6200毫升,按一个病人需400亳升的血量计算,她所献的血能挽救15人的生命。在她的影响下,连同事和原本不赞成她献血的丈夫也纷纷加入到爱心献血活动的队伍。

在峡江,有这样一个特殊农民,叫陈万生,趴在床上35年,高位瘫痪让他无法离开那张简单的木床,但他身残志坚,以病残之躯唱响好人之歌,35年坚守辅导村里的留守儿童,每天放学后就有一大帮孩子涌到他的床边,把这里当作第二课堂。在他的示范感召下,所在村村民互助友爱,邻里和谐。

种子发芽需要良田沃土,文明养成离不开“社会营养”。在峡江,正是有许多像张建华、陈万生这样的好人,持续释放着巨大的道德力量,带动了更多的市民投入到爱心团队、志愿服务当中。

目前,峡江县已有213个志愿者服务分队和5个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有党员志愿者、环保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慈善义工1.1万余人,精心打造了“玉峡V爱温暖叩门”志愿服务品牌,策划开展了“情系祖国未来关爱留守儿童”“爱我玉笥山保护母亲河”“情暖农民工”“见行动、比贡献、当先锋”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

积硅步致千里,积小善成大行。一个个身边好人,一件件凡人善举,描绘出一幅幅“小城大爱”的生动图景,为玉峡大地送来了满城春风。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