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汪清水出玉峡——峡江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侧记
初秋时节,只见赣江两岸绿如翡。峡江,千里赣江极狭处。地理位置特殊,境内流域水系发达,有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4条、全长567.5公里。

□曾双全、本报记者曾诗敏

初秋时节,只见赣江两岸绿如翡。峡江,千里赣江极狭处。地理位置特殊,境内流域水系发达,有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4条、全长567.5公里。

“守住生态红线,确保一江清水出玉峡!”峡江把生态作为该县的最大优势,把构建绿色生态屏障作为特殊的政治责任,全力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确保出境水质达标率100%。

让每条河流都有人管

在沂江河畔,水边镇湖洲村支书习才生正带着巡查员在巡查“承包”河段。他是村级“河长”,每周巡河一次,做好巡查记录并把发现的问题向上级“河长”反馈,及时清理拦河网、水面漂浮物,这也成为他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

暑期,随处可见村里的小孩在河边戏水,村民在河边洗衣洗菜。习才生告诉记者:“现在河水越来越干净,沂江又恢复了往常的热闹。”

今年,该县启动实施“河长制”工作,由县党政“一把手”担任一级“河长”,镇、村班子成员担任二、三级“河长”,承包辖区大小河段,实行“包河治水”,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护网格,对区域内河流无缝覆盖。如今,像习才生这样的“河长”共有117位,他们带领86名河道保洁员分段守护着全县567.5公里河道和124座小(二)型以上水库水质。

不仅有人管事,还有人专门监督。在沂江各河段,都竖立了河道管护公示牌,“河长”的姓名、职责、整治目标、监督电话都在上面,只要发现河流水质有问题,一个电话就能找到相关责任人。

昔日垃圾满河无人问津,而今河长管理让水质变优。

让垃圾不下地污水不入河

记者在砚溪镇黄金江烟叶专业合作社看到,最后一车农田残膜被装运上车,运到资溪县嘉诚塑料制品厂进行再利用。今年,该县大力开展农田残膜回收工作,以6元/公斤的价格补贴农民,回收后的残膜统一供给塑料制品厂再利用,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治理了“白色污染”。目前,全县已经回收农田残膜18万公斤。

水环境污染表象在水中,根子在岸上。该县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力争垃圾不落地。去年以来,该县累计投入1610万元,统一购置农村垃圾转运车11辆,配套垃圾收集桶1707个,建设垃圾压缩站,逐步将全县11个乡镇的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对全县生猪养殖和水库水质污染进行综合治理,目前共拆除猪栏178栋、面积4.06万平方米;禁养区停养504户、面积17.8万平方米,解除水库承包合同25个,退出养殖40户,水库退养基本完成。

同时,推行环保负面清单制度,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生态环境损害“一票否决”与责任追究制度,先后否决20多个污染项目进县,园区项目环评率达100%;深入开展企业污染整治行动,取缔非法企业8家。积极采取投资小、见效快的“厌氧处理+人工湿地”等模式,加快建设镇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现中心村点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全覆盖。大力开展河库乱占乱建、乱采乱挖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依法拆除沿岸违章建筑4.5万平方米。

让绿水长流理念浸润人心

河流有了“管事人”,依然离不开老百姓共同参与。走进仁和镇枥坑村王大平的生态农庄,只见绿树掩映的农庄里,一群野山鸡正在悠闲觅食,边上的池塘里水波荡漾。然而,两年前这里还是蚊蝇满天飞,污水遍地流的养猪场。王大平作为养猪大户,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拆除养猪场,就地取材在山上养野鸡,在水塘里养甲鱼。

养猪业让仁和镇老百姓鼓起了“钱袋子”,却给当地的水环境造成污染。去年,该镇启动生猪养殖和水库水质污染整治工作,广大群众积极拥护与参与:禁养区自行拆栏转产,可养区主动改进治污设施,全镇共拆除猪场2.6万多平方米。

如何让家乡绿水长流?群众保护水资源的观念是关键。该县通过报纸、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党政客户端等平台,积极加强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并结合“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广泛树置标识宣传牌。同时,定期开展“亲近母亲河,爱护母亲河”为主题的志愿活动,组织志愿者深入到全县各地的河流,清理河道中的淤泥、清理河面的白色垃圾,用实际行动引导广大群众牢树守护绿水青山的观念。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