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史诗 一生的长征——走近老红军谢元珍
来源: 2016-08-03 09:56 我要评论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但在支援灾区、希望工程、家乡经济建设、资助失学儿童上,谢元珍一点也不吝啬,仅2000年以来,谢元珍捐款捐物已超过10万元。

 记者 肖勇 李艳 实习生梁冰玉网络收集\整理

谢元珍,17岁参加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经受了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是红军长征的亲历者和见证者。离休后,她将满腔热情倾注于社会公益事业,对需要帮助的人总是伸出援助之手,并义务宣讲革命传统,昭示了一名老红军高尚的品格。

17岁那年,谢元珍毅然加入红军,被编入红四方面军31军医院,担任护士。从此,她跟随革命队伍转战南北。“在长征途中,当个后方部队的护士不容易。当时,天上飞机炸,后面敌人追,前面敌人堵。”行军路上,有一半的时间都抬着担架,但谢元珍从不叫苦叫累。当时药品极其匮乏,她只能用盐水就着当地的一种黄纸当作膏药,贴在伤员的伤口上。

红军进入四川境内后,为迅速甩掉身后的敌人,实现北上抗日的战略部署,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作为行军路线。谢元珍至今忘不了,在爬雪山、过草地中,无数战友永远地倒在路上。

“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猿猴也难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1936年,红四方面军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夹金山海拔4000多米,越往上爬越冷。由于高山缺氧,经常憋得人透不过气来。于是,伤员拽着马尾巴,体质好的拉着体质弱的,大家互相搀扶一步步往山顶爬。晚上,为了防止掉队,每个人的背上都背着一个洋瓷碗,残月的微光照在洋瓷碗上反射出来的光芒,引导战友们前进。谢元珍亲眼看到,一些体弱的战士在雪山上停下来休息,一屁股坐下,很快被冻僵,再也没有站起来;谢元珍还清楚记得,由于积雪表面反射的光线太强烈,一些战士患上了雪盲。

“红四方面军过了三次草地,一次比一次苦。”谢元珍回忆道,“大草地荒无人烟,野草丛生的沼泽、散发着腐臭味的黑色泥潭,吞没了多少战友年轻的生命。”谢元珍说,有战士一不小心陷进沼泽地,就得立刻用绳子、绷带什么的把他拉上来,但有时候只是短短的一分钟,泥巴就会从脚淹没到头。有一次,她一脚踩进水草地,水很快就没过了胸口,幸亏一位骑马的首长及时拉了她一把,她才活了下来。

更难捱的是缺粮。过草地前部队准备了炒青稞面和麦子,但严重不足。后来,谢元珍就和战友们吃草根、啃树皮,甚至吃皮带和皮靴,等到皮带也没得吃了,就把破棉袄撕下来硬吞进肚子里……

“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要回报党和人民。”这是谢元珍经常说的一句话。离休后,她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天都会看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她过着简朴的生活,吃的是菜园里自己种的蔬菜,穿的是儿女们穿过的旧衣服;她积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世纪90年代,她应邀担任了永叔路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并连续7年捐款共计7000元,资助该校的贫困学生重返课堂;她曾经深入学校、机关、部队作革命传统报告,讲述自己参加革命斗争的亲身经历,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如今,谢元珍家已是五世同堂,有子孙30多人,但谢元珍从来不给他们钱物,而是教育他们要艰苦奋斗,自食其力,努力工作,为国家为人民多作贡献。但在支援灾区、希望工程、家乡经济建设、资助失学儿童上,谢元珍一点也不吝啬,仅2000年以来,谢元珍捐款捐物已超过10万元。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