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沃野花满田——永丰上固白莲产业发展侧记
盛夏时节,行走在永丰县上固乡回龙村白莲产业示范基地,只见广袤的田野上,一望无边的是碧绿的莲叶,粉红的莲花,全然闻不到一丝化学农药味,沁人心脾的是阵阵莲......

□黄启明、曹孝平、曾幸

盛夏时节,行走在永丰县上固乡回龙村白莲产业示范基地,只见广袤的田野上,一望无边的是碧绿的莲叶,粉红的莲花,全然闻不到一丝化学农药味,沁人心脾的是阵阵莲花香。莲农们背着背篓,穿行在“绿浪”“花海”之中,娴熟地采摘已成熟的莲蓬,好一幅美丽的“丰收图”。“我们村280多户村民、1000余人,去年全村种了900余亩白莲,今年新增加600多亩,贫困户基本上都种了白莲。”该村村支部书记王贻海望着村里发展的连片白莲,高兴极了。

这是上固乡大力发展白莲产业的一个缩影。

上固乡气候适宜种白莲,该乡在反复考察、比较后,确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重点推广白莲种植这一扶贫产业。

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市场前景广阔,效益十分可观,是农民增收、群众脱贫的好产业。据统计,全乡白莲种植面由去年的3500亩发展到如今的8000余亩,涵盖暗坑、石溪、回龙、章田等10余个行政村。

今年,该乡发展白莲产业为何这么跑火?村民的积极性为何如此之高?暗坑村村支部书记李德根为笔者解惑,原来,一切从章田村75岁的曾龙珠说起。2015年,曾龙珠将自己的2.5亩田地翻耕好,在乡政府免费领取了莲种进行试种,经过科学管理,当年见效,纯收入超过了惊人的1.4万元。这一消息在全乡炸开了锅,广泛传开,为此,今年,许多农民争先恐后地跑到政府要莲种。“由于我年纪较大,种水稻比较费劲,还要请人收割,往年将这些田种水稻的话,纯收入大概在2000元左右。”曾龙珠高兴地跟笔者算了一笔账。

上固乡白莲种植有几十年的历史,过去因白莲主要依靠手工剥壳和通芯,收获期需要大量劳动力,随着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动力紧缺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上固乡白莲产业发展,白莲种植面积逐年下降,最后每年的种植面积只有一二百亩。为了破解白莲加工难题,2012年以来,该乡通过白莲专业合作社引领示范,购进了白莲剥壳机和烘干机,机械化加工解决了劳动力紧缺难题,该乡白莲产业发展也步入快车道。同时,该乡不断加大对白莲产业扶持力度,每年免费提供大量白莲良种给农户,购买加工机械给予补贴,全程提供免费服务。

“白莲种植投入低、见效快、效益高,每亩可产干莲子150斤至200斤,亩产值可达5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是种植水稻的4倍之多。”该乡上固村村支部书记曾爱忠坦言。2014年,该村委会5位村干部将永龙公路沿线的20余亩田地流转过来,统一种上了白莲,当年便取得较好的效益。去年,村民们提出,要把田地拿回来自己种。为此,该乡确定了以发展白莲产业作为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的主要手段,鼓励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种植白莲。2015年,该乡所有种植白莲的精准扶贫对象全部实现了脱贫,今年确定的帮扶对象预计也将实现全面脱贫,白莲产业带领该乡贫困户走上了致富快车道。村民李美华在上固街上经营一家杂货店,其丈夫陈训华是一村小学校的校长,去年,夫妻二人商量试种了2亩白莲,收入上万元,尝到甜头后,今年新增加了3亩,目前已经进入采摘期。

该乡还把发展白莲产业的着力点转到引导农民搞活流通、重树品牌上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由白莲贩销大户牵头,联合当地从事白莲销售专业户统一收购地点、统一价格标准、统一分级包装,同时,由工商部门监督。此外,销售能人还远赴上海、武汉、广州等地跑市场,使家家户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实现货畅其流。如今,在广州、武汉等地,上固白莲名声大振,许多客商纷纷前往上固订货。去年以来,上固白莲基本实现未产先销。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