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井冈山
黄洋界保卫战,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击溃了敌军四个团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根据地。数百名红军干部杀声震天,列队于红军军官教导队的操场上……无数的革命斗......

 

◇谭云

也许是情系井冈山的缘故,也许是我和井冈山有缘,让我有幸这次出差江西,圆了几十年的井冈山梦。

近日,我从南昌沿着319国道向井冈山进发。经过五个小时的颠簸,入夜时分到达井冈山下的茨坪,小憩一夜,次日晨,接着驱车攀登井冈山的黄洋界。从茨坪到黄洋界17公里,全是山路。

初夏的井冈山,晨雾散去,满目葱绿,青翠欲滴。远处一排排高楼大厦,一片片住宅小区耸立于深邃的山谷间。汽车沿着盘山公路缓慢行驶,一路上山泉流淌,小鸟欢唱,正是“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感受到革命老区建设也和祖国各地一样,一日千里,突飞猛进。

井冈山位于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四省交界处的罗霄山脉中段,层峦叠嶂,逶迤纵横,山势雄伟,气势磅礴。1927年,在中华民族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同志发动和领导了震撼全国的秋收起义,在这里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朱毛会师,八角楼的灯光,黄洋界上的炮声,早已被我们这代人所熟知,并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井冈山因革命而高,地以人杰而大。她有众多“第一”: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第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第一支工农武装、第一次从组织上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第一次提出游击战术……。正因为有这些“第一”,井冈山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革命的圣地、天下第一山。

到达海拔1000多米的黄洋界时,只见这里峰峦起伏,地势险峻,气象万千。刚刚在山脚下是阳光和煦,上了黄洋界却是云雾茫茫,就像白浪滔滔的汪洋大海,一望无垠。

黄洋界哨口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五大哨口之一。哨口扼守湖南酃县、江西宁冈上井冈山的要隘。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1928年8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主力外出作战,留下两个连守卫井冈山黄洋界,在击退了敌军的四次冲锋后,凭着仅有的一门迫击炮对准敌军开火。三发炮弹,两发因受潮未打响,第三发落在敌群中爆炸。守山军民土枪土炮齐鸣,群众挥舞红旗,杀声震天。敌军以为我红军主力回师井冈山,吓得连夜逃走了。黄洋界保卫战,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击溃了敌军四个团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根据地。毛泽东在回师井冈山途中闻讯后,欣然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讴歌了井冈山战斗取得的胜利。

我在群山环抱的黄洋界上,细心观看着当年红军使用过的哨口工事、红军营房、挑粮小路、荷树等。用手轻轻抚摸着当年红军使用过的那门迫击炮,那块曾经抵挡过无数颗敌人子弹的石头,那棵被战火烧焦而又重生的大树,那座雕刻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纪念碑,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更加感到革命先辈们的英勇、艰辛,革命成功的来之不易,毛泽东主席的智慧英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伟大。

离开井冈时,我怀着无限眷恋的心情,再一次眺望浩瀚如海的井冈山,仿佛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展现出一幅幅革命斗争的场景:凄冷的黑夜中,毛泽东同志在八角楼的煤油灯下书写着《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光辉著作;一个个精神抖擞,穿着灰色军服的红军战士,不时进出于红军第四军军部;数名战士扛着从敌军手中缴获的机枪,走进了红军第四军军械处;数百名红军干部杀声震天,列队于红军军官教导队的操场上……无数的革命斗争旧址,勾勒出一个个当年斗争的场景,让人见证了英雄的井冈山,伟大的井冈山,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思想得到一次净化,觉悟得到一次升华。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