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时政> >正文
八角楼的守望者——记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井冈山市茅坪乡党委
2016-07-11 09:11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本报记者段江婷

井冈红土,铸就辉煌。80多年前,井冈山八角楼的灯光,点燃了一位伟人对中国革命深邃的思考;80多年后,这片红土上的万家灯火见证着井冈传人以优良的作风和坚强的决心完成一份份新的使命。

井冈山市茅坪乡正是八角楼所在地。一直以来,乡党委工作亮点频现、特色突出,烙下了全市脱贫攻坚、红色传承与绿色发展丰碑的深刻印记:先后获得市“五民”乡镇党委、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优秀乡镇、完成重大任务特别嘉奖等荣誉。乡离退休老干支部荣获全国、全省“先进老干支部先进集体”,茅坪村农家书屋荣获中宣部“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成为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文化经验……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茅坪,视察八角楼革命旧址群,看望慰问当地群众,并在传承红色基因、加快脱贫攻坚等工作上为当地干群铆足了干劲,提出了希望。茅坪乡党委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感恩奋进,苦干实干,坚决做好八角楼的守望者、做美井冈山的守山人,做实井冈山精神的“火炬手”。

建强党建桥头堡建出干部精气神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茅坪乡党委建强党建桥头堡,狠抓“四个一”工程,在学习提高上领先一步、在工作节奏上快人一拍、在团结协作上步调一致、在自身建设上正气一身,持续改进作风,建出干部精气神。

该乡始终把班子自身建设放在首位,建立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委工作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和党委议事制度等学习议事制度,抓学习、抓作风、抓实践,将班子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齐心扬帆,合力远航。同时,该乡抓住党建工作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扎实开展“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推进“党建+红色培训”等“1+9”模式,不断完善《百姓档案》,民事民生了如指掌。

学精神更该用精神。为使井冈山精神薪火相传、深入人心,该乡每年组织党员到八角楼等红色旧居旧址开展党性教育,并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新时期“茅坪调查”,建立挂乡扶贫团联系乡班子成员及第一书记、乡班子成员及第一书记联系市乡驻村干部、市乡驻村干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贫困户的“四联”模式,实现党员干部帮扶群众全覆盖、为民服务零距离,进一步激活和传承了红色基因。

舞活脱贫指挥棒舞出先进生产力

“历史红、文化深、山林好”是井冈山的“三大宝”。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生产实力?该乡党委巧借东风,依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盘活绿色资源打造生态旅游项目,用好扶贫政策加快脱贫“摘帽”。

以八角楼为核心,该乡积极完善周边景区景点改造提升,大力开展红色培训,成立“八角楼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八角楼写生基地”等培训机构,积极对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江西干部学院等培训机构前来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去年,到茅坪八角楼游客达20余万人次,同比2011年增长近10倍。

将旅游要素与民生工程有机结合,建设“山地人家”“云涧山庄”“生态采摘园”和“桃源溪谷”为主的“一脉三区”项目,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生态旅游新样板。目前“山地人家”已完成建设,成功接待各类培训班,户均每年可增收4万元以上。

用好用足扶贫政策,该乡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帮助群众发展种养产业。推广“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打造以茶、竹、果(黄桃)为主,娃娃鱼、猕猴桃、黑山羊等为辅的产业链,绘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产业图,确保让每一户贫困户成为产业主体,确保每一个贫困户每年至少增收750元至1500元。

烹饪民生大佳肴烹出群众满意度

悠悠万事,民生为本。茅坪乡党委坚持把民生福祉作为头等事,坚持从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入手,在百姓紧要处发力,加大投入,举力攻坚。

抓投入,强基础。积极对接“三联”活动,该乡利用海门市捐助的1280万元资金,全面完成道路硬化、茅坪社区服务中心、自来水户户通等项目建设,解决500余人出行和1500余人饮水问题,使群众走平坦路、喝干净水。

重安居,乐其业。开展农村危旧房调查,该乡结合实际建设集移民扶贫、旅游开发为一体的特色“八角楼安居”等移民小区,80户移民户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使群众居者有其屋,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得。

“种”文化,富脑袋。乡党委因地制宜,将乡文化站与农家书屋整合在一起,兴建300余平方米的农家书屋,有效组织开展农业知识培训、“农民读书节”等系列活动,拉近科技知识与农民的距离,成为群众增收的“致富宝”、大众创业的“充电宝”和传承红色基因的“传家宝”。

责任编辑:邹洋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