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考证谣言”为何每年都传?
每年高考季,教育、公安、网信等职能部门要密切联动,如果真有考生丢失了准考证,除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尽量不影响考生考试外,要及时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发布权......

 

高考前夕,全国很多地方的微博、微信、QQ群都在转发着一名叫“杨雷雷”的“考生”丢失了准考证的信息。这则信息上面考生的“姓名、考点、考场、座号、准考证号、联系方式”一应俱全,说得有模有样。殊不知,这条看起来非常逼真的信息却是一条十足的谣言。

——(6月7日《吉安晚报》A6版)

按理说,这则谣言警方和媒体已辟谣多次,应该没有生存空间才对,但为何一些地方的网络互动平台仍然每年都在传呢?只要认真分析就会发现,这则谣言的制造者和组织传播者抓住了“高考关注度高”“准考证丢失学生和家长心急”“大部分网民具有爱心和同情心”等特点,通过“全面撒网、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网络知识比较欠缺的网民“上钩”,然后进行电信诈骗(谣言中的电话要么是吸费电话,要么是诈骗电话)。也许有人会说这么简单的骗局骗得了谁呢?事实上,虽然我国网民数量庞大,但并不是所有的网民都具有较高的网络素养和识别能力,很容易被这类看起来非常逼真的信息所蒙蔽。

网络时代是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网络谣言也是世界各国都普遍面临的时代难题。不断重复传播的“准考证谣言”和不期而遇的新谣言,除了少部分网民有意或无意地推波助澜外,与相关网站的故意放纵和松弛管理分不开。因此,根治网络谣言,除了对发布、传播谣言的网民依法进行查处外,还要加强互联网业界的法制建设,让网络谣言止于法治威严。就“准考证谣言”来说,那个联系电话就是突破口,只要顺藤摸瓜,应该可以查出谣言的制造者和组织传播者,只是需要“跨省联动、部门协同”,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已。

每年高考季,教育、公安、网信等职能部门要密切联动,如果真有考生丢失了准考证,除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尽量不影响考生考试外,要及时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发布权威信息,充分利用新兴媒介的力量找回准考证。同时,还要依法打击涉考谣言,防止“准考证谣言”每年都在传。

杨维兵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