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美青原”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展:走进青原

走进青原

旷胡兰(一等奖)

山峦滴翠,禅音绕梁,书韵流芳;真卿遗墨,天祥手书,阳明讲堂……青原山,以这样的姿态,立于吉安市东南的不远处。

不记得已是多少次走进青原山。脑海中清楚记得第一次去青原山的情景。大概是十多年前,春暖花开的日子,我带一群童男童女来到山中。树木苍翠,野花芬芳,孩子们像放飞的鸟儿,叽叽喳喳沉浸在山水中。我记忆最深的一个画面是:两边青山之间,一泓碧水荡漾,水流漫过堤岸,孩子们赤脚在堤岸上嬉戏欢闹,歌声笑声飘满山谷。我的脑中,深深记下了青原山绿绿的山,绿绿的水。

青原山的绿是浓郁的,是诱人的。连绵十余公里的峰峦,繁茂的林木,莽莽苍苍扑面而来。狮山峰、象鼻峰、翠屏峰……群峰叠岭,绿荫如盖。

青原山的绿是清幽的,是灵动的。溪涧深潭,流泉飞瀑,青原溪、卓锡泉、虎跑泉……波光潋滟,树影婆娑。那水中,流淌的是远离尘嚣的清静和幽雅,是生命的本真和纯粹。

像一只鸟雀,总爱迷恋林间的温馨,和泉溪映照的身影。每一次,置身于这山间、这水边,我就感觉自己的身心变得轻灵和纯净。

溯青原溪的水流,漫步古朴的万善桥、迎风桥,我分明看到了山中昔日的盛景,感到了岁月的沧桑。伫立桥上,看桥下溪水静静流淌,望四周苍山翠岭、绿树繁花,感觉有如进入梦幻仙境,自己也仿佛成了一个着一袭白裙飘然于桥上的仙女。

这一方青山绿水、翠树碧泉,也一定吸引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和佛门高僧吧。

唐代僧人行思,从广东韶关的曹溪山南华寺,学得真经,重返家乡庐陵,在此山中开堂说法,倡导禅学,弘扬“顿悟”法,普度众生,声名远播。行思,亦被佛门弟子尊为禅宗七祖。七祖塔,即为唐玄宗在行思圆寂后敕赐建。它承载着后人对行思禅宗无尽的怀念。仰望七祖塔,心中对这位与我同乡、且与夫君同宗同源的先人,有了更多的敬仰。

历经千余年的风和雨,废与兴,今天的净居寺,依然保留着具有江南庭院风韵的明代建筑。大雄宝殿、金刚殿、藏经楼……于山环水绕中,参天古木掩映下,愈显得雄伟而典雅,端庄而宁静。听晨钟暮鼓、木鱼声声,看香客往来、云烟袅袅,不由想到这“净居”二字,是何等的清静和明彻。

徜徉于山中小径,仿佛就踩着了宋代忠烈名臣胡铨的脚印。只因深爱了这方山水,胡铨退休后建居所于青原山麓。“庐峰漱玉旧传名,今见青原喷雪成”,在他心中,这青原山喷雪泉的美,怎会输于庐山的漱玉泉?

似乎也闻着周必大的气息了。虽然他的家与青原山只隔了一条赣江,青原山的雄伟和葱郁在家中抬眼可望,他还是常常携家人而来。“偶从山寺赏春还,问讯名花已破悭……”心中满含了对青原山的喜爱。杨万里也来过了吧,要不,他怎么就写出了“千寻青壁是青原”?乾隆皇帝也定是喜欢了这山这水这寺,因而下江南时,两度“饭僧青原,下榻净居寺”。

阳明书院里,似乎还回荡着明代理学家王阳明讲授心学的余音。任庐陵知县虽不足一年,对禅宗圣地青原山却是情有独钟,所写“曹溪宗派”制成的巨匾,至今仍立于净居寺前。他与弟子在此设坛开讲、说儒道禅,所倡良知之学、心学之理,引来八方学者云集,奠定了江右王学的发展基础,也使庐陵成为当时有名的“理学之邦”,书院亦被誉为“东南邹鲁,西江杏坛。”

历史的烟云,剥蚀了古书院檐壁的雕龙画凤,淡褪了门柱上那一抹抹朱红,却带不走这一缕氤氲了数百年的文韵和书香。如今,新修复的书院,依然保留着当年的模样。南北两院,前后三进,坐东北朝西南;白墙青瓦,飞檐翘角马头墙。传心堂、五贤祠、魁星阁,古朴端庄,余韵绵长。名家讲授、经典诵读、书画会展……吉祥盛世,喜事连绵。这,也成了我一次又一次走进青原山最好的由头。

“天理致良知真三不朽一脉心传登圣域,青原开讲席藉四名徒千秋德化壮庐陵”;“传理入心慎思参透儒禅道,致知格物笃学洞明天地人”。我沉醉于门柱上精巧的楹联。它们道出了书院历史的厚重,以及文化的精深。成就“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王阳明,从此就活在了我的心里。

青原山,这一片集佛门之精、蕴人文之魂的山,这一片有着山水之清雅和天地之灵秀的山,已将我深深吸引。

阳光、春花、彩旗,锣鼓、唢呐、龙腾。就在这么一个早春的灿烂光阴里,一个“品庐陵文化,游醇美青原”的热闹节日,我又一次踏进这片土地。这个被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走出过四个共和国将军的地方——渼陂古村。

这是一片灵秀而卓绝的土地、一个古老而端庄的家园、一方神圣而庄严的红土。南宋初年,梁氏祖先从陕西夏阳迁徙至此。祖祖辈辈的双脚,在这片土地上走过了800余年。无数的男人和女人,以汗水甚至鲜血,升起一片繁华,筑起一方端庄和典雅。

“肇基于斯喜紫瑶左峙芗城侧卧本地名山钟灵秀,发祥有自看渼水南来王江北绕中流砥柱汇渊源。”镌刻于村中梁氏总祠石柱上的对联,清楚地告诉我古村的地理位置和人杰地灵。一个多么有福的村子啊,两山两水,相得益彰。巍峨的芗峰侧卧于村子东面,秀丽的紫瑶山耸翠于村子西南。两山作屏,自古护佑村子风调雨顺、兴旺发达。渼水从村南蜿蜒而来,绕村而过,村北的王江(也称富水)环绕整个村庄。两条经年波光粼粼的水流,给村里带来不息的灵气和财气。夹岸的杨柳,舞出村子的平和与安宁。

先前,我从没见过哪个村庄有如此多的水塘。这里,28口大大小小的水塘分布在村庄四处。水塘之间相连相通的水道,在不同的季节,自动调节每口水塘的水位。流动的池水,荡漾着碧波,就像村子闪着灵波的眼,又像古村胸膛里日夜奔流的血。家家池塘忙浣衣,户户门前流清泉,一派淳朴安详的乡村风情。青绿的池水倒映着屋舍和树木,倒映着岸上的绿草和啃着绿草的牛羊。我不禁想起,若是星光闪耀或月色皎洁的夜晚,这众多的水塘倒映着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古村该是一幅怎样的迷人景象。我真想,他日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来到古村,与天上的星星对话,与水中的月亮私语,再俯下身子,听一听古村的秘密。

一棵棵古樟,老干虬枝,或连理、或驼背,或似卧龙,老树新枝,叶片青绿。它们与波光潋滟的渼水、富水和一口口池塘,与一树树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田园里金黄的菜花,辉映出古村的奇绝和美丽。

总祠名叫“翰林第”,亦称“永慕堂”。村里人说,“永慕”之意,就是永远仰慕自己的祖先。祠堂建于南宋初年,元末时被毁,明朝正德年间重建,清朝时期加建,是典型的明清结合式的风格。堂内数十根红色石柱,均刻有对联。我惊异地发现,每一幅对联,都有“永”和“慕”两字嵌于其中。村中导游告诉我,以前村里人过年时,族长为了考验家人的才学,以嵌“永”和“慕”二字作联,择优镌刻在石柱上,以此激励后生晚辈,因之村里自古文风鼎盛,代代相承,人才辈出。

“忠”“信”“笃”“敬”四个红色大字,分别以两人之高的撼人气势,书写在永慕堂两侧墙壁之上。我想,这便是古村人祖祖辈辈的信仰。他们忠实地尊奉着,践行着,因之就有了村子自古至今的繁盛。如今,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栋栋明清时期的民居、一座座气势恢宏的祠堂、书院,依然保存完好。其中经年的木刻、石雕、楹联、家训,印证着古村昔日辉煌的人文景象。长长的“S”形古商业街,众多建筑风格与规模一致的老式木门板店铺、客栈,错落有致,分布两边。褪色的门板,斑驳裸露的青砖,依稀可见昔日名目各异的商号,亦可想见当年古街商贾云集、人流穿梭的热闹与繁荣。曾经“天不夜”“月常明”的万寿宫,虽早已不见了先前的雕龙画栋、莺歌燕舞,而呈现在我的面前重新修复之中的横梁构架,已是初显规模。

走进梁氏将军馆,我感动于村中走出的四位共和国将军的动人事迹。梁兴初中将、梁必业中将、梁仁芥少将,都是共和国首批授衔的开国将军。三人同年参加红军,投身革命,戎马一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非凡贡献。现供职于中国军事科学院的梁必骎少将,从小家境清贫,却凭借自己的禀赋、勤奋和刻苦,成长为一位精通军事理论的儒将。

“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我深深喜欢上了它的豪迈和秀雅。“名教乐地”古书院中的这副对联,也深得当年毛主席喜爱,主席便选了这古宅作为居住和办公的场所。巧合的是,昔日古宅主人留下的这副楹联,竟十分准确地印证了毛主席文韬武略的一生。1930年2月7日,毛主席在古村所作《关于政治形势和党的任务》的报告,似乎仍在那个座西向东的梁家宗祠内回响。永慕堂,就曾经是红四军军部旧址,军队干部就住在祠堂二层楼上。岁月的风云已悄然隐入历史,而风云中的人物,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愈发鲜亮。

毛主席曾在古村居住生活四个月之久,与多少个村民谈心过、交流过。他一遍一遍倾听群众对土改、对革命的意见和看法。紫瑶山下,富水河边,一棵棵古樟的绿荫之中,一方方水塘间的石板路上,留下过主席多少个厚重的脚印,留下过主席多少深深的思索。

朱德同志、曾山同志同样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思索过,为“二七”会议的顺利召开,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和调查研究。他们的名字和旧居,也将永远在这片土地上闪烁熠熠的光辉。

行走在悠悠古村,我总是感觉自己被一种绵绵的意蕴包围。我想,古村厚重的历史文化,必将长长久久滋润庐陵大地,滋养庐陵后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