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美青原”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展:故乡是首远方的诗

故乡是首远方的诗

王世兴(三等奖)

车站是个神奇的地方,既是起点,又是终点,从这里人们可以走向远方,到这里人们可以回到故乡。来来往往的人群像一锅乱炖的粥,有的困顿疲乏,苦苦等待,有的行色匆匆,迫不及待。车辆的马达响起,如同酝酿许久的一个泡泡,“噗”的一声,所有的情绪都释放了出来,只留下嘈杂的人声在继续熬煮。年少的时候,望着汽车远去的背影,充满了遐想,那背影如同一道“时空门”,连接着诗与远方。待我背上行囊,穿过那道“门”,迎面吹来徐徐凉风,沿途翠绿的禾木静静站立,慢慢远去,才想起那些人、那些事和那片土地,已经成为了远方的一首诗,在每一个星光点点的夜里轻轻吟唱。

火车很大,大到装得下天南地北,这坐的是北国,那坐的是江南,还有偶遇的海外。故乡很小,小到有时是座城,有时是个村,有时仅仅是一些人。火车到站了,感觉回乡了,富田车站下车了,心终于到家了。“故乡的诗”从黝黑的柏油路开始,第一个丁字路口右转,经过一片茂密的竹林,幽林生清风,将一路的焦躁困乏洗得干干净净。一棵棵毛竹亭亭玉立,一阵风过,林中响起一阵梵音,竹身随之轻轻摇摆,如同一群载歌载舞的曼妙女郎——故乡的第一个意象,是“清新”。

再往前则是一座拱桥,是一道“虹”,跨在了富水河的两岸。站在桥上看风景,如同身在一幅水墨画。天边是留白,落笔画下天马山主峰,数笔勾勒出列岫晴岚,点染黛黑层林烟霞,密林处下有屋舍,“飞檐翘角坡屋顶”边置一石拱桥,河水从桥底缓缓流过,白鹭挺着腰姿在河畔散步,一派安详而静谧的景象。多少次睡梦中似曾勾画故乡的形象,这幅水墨画将天地、山林、房子和生灵轻轻地怀抱在一起,像春风沉醉的晚上,睡在轻柔甜美的梦乡——故乡的第二个意象,是“安宁”。

走过拱桥,生活在故乡的人都会沿着河岸,前往老街。河岸上生长着一排千年古樟,和对面的竹林隔河相望,北岸是秀美,南岸为雄壮。老街完整地保留了建国初的遗迹,“富田饭店”、“富田医院”、“阶级教育展示馆”等,水泥塑形的独特招牌出现在以往上学必经的路上,是对历史书上白纸黑字的真实印证。新修的“文丞相祠”已经落成,淡黄的杉木合围空间中,盛放着一个古老的“正气”灵魂。文天祥拜倒天马上的故事耳熟能详,《正气歌》是镇上每个学生必背的篇目。文天祥的铮铮铁骨不仅是文氏的骄傲,也是整个民族的“精神脊梁”——故乡的第三个意象,是“醇厚”。

再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巷道,弯曲往前,两边的一砖一瓦、山墙木门,都显现出微笑的面孔,不时有见过的长辈迎面走来,轻声的一声招呼,都是对内心的温暖抚摸。小径走完,就到村口,迎面一半月形大池塘,水池后是称为江南第一祠的王氏宗祠——诚敬堂。诚敬堂的“大气”远近闻名,在其中念了三年书,其广阔是深有体会。仰望其中的一根柱子,环绕一圈,犹如敬仰一棵神木,石柱的边缘有空出小半只脚的空间,十来个小伙伴可以同时冲刺登上边缘,但大大张开手臂也未能抱完整根柱子。村里的族人都不爱谈祠堂硕大的空间,而对于“煮粥太婆”的谆谆教诲却铭记在心,并以大年初一早上喝“福粥”的形式传承至今——故乡的第四个意象,是“谦和”。

坐在老房子的板凳上,念念关于故乡的诗,想想那些诗里的“意象”,感觉既清晰而又模糊。那些意象,在游人的眼里成了风景,而对于生长在故乡的人来说,不过是再寻常不过的生活。还在远方求学时,曾和友人探讨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同理,人也不能两次回到同一个故乡。”故乡是身在异乡的游子,对故土的眷恋而勾勒出的图景,时过境迁,故乡还是原来的那个故乡么?如若生长生活过的土地就是故乡,那么从一站到另一站的人们,哪里又是他们的故乡呢?还是让我们念一首远方的诗吧:“床前明月光……”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