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美青原”征文大赛作品展:青原禅音
他始终面带微笑,盘腿坐禅,缓缓说起行思七祖的禅宗,说起心血之作——行思禅院,说起重开“青原讲会”的愿想,说起“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

青原禅音

曾绯龙 (特等奖)

他,从家乡——安福严田走来。那里的古樟虬枝横溢,盘根错节,像沉吟的哲人。小小年纪的他,时常抚摸古樟斑驳的树皮,仰望古樟直刺青穹的伟岸身躯,思考天地万物之理。

11岁时,他便出家当了小沙弥,24岁时慕名前往广东韶关曹溪山华南寺,拜六祖慧能为师。

他聪慧异常,一次与六祖探讨问题:

“大师,我要如何做,才能不落阶级(差别意识)?”

“你曾经做了什么?”六祖反问道。

他迅疾回答:“就连佛的教诲也没遵循。”

六祖遂问:“那又落什么阶级呢?”

他答:“佛的教诲都不遵循,哪有什么阶级之分?”

六祖听后点头微笑。他修炼15载,终成六祖大弟子。

六祖临终前,对他说:“我自从接受五祖弘忍的袈裟以来,遭遇种种磨难,现只得将袈裟留下以镇山门,而你应该走出山门将禅法分化弘扬,勿使之断绝。”

于是,他于唐开元二年(714)从华南寺出发,风尘仆仆到青原山净居寺开辟佛堂,广收门徒。

在中国,禅博大精深,是东方心灵的独特产品,是悠久古老但仍具活力的“解脱之道”,祈愿为世人指出挣脱桎梏走上精神自由之路,从而啜饮生命的真谛。禅的寂静观照、深睿智慧、内省之明、从容大度、和谐静穆、超脱精神、勤奋苦学、坚韧毅力,以及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方法等等,均集中体现华夏文明精髓。无论在哲学、儒学等社会科学领域,还是在琴、棋、诗、画等文学艺术领域,皆留下深深的“禅印”。

青原山林密鸟鸣、瀑泉飞溅的幽美环境,让正逢盛年的他心旷神怡,激情满怀,开始对禅学、禅宗、禅文化,进行比较系统并贴近实际的研究。

他在寺庙大殿思考,在林间小径思考,在与香客的交谈中思考:“如何才能将佛教从少数人的学问修行,变成更多人的道德修行呢?”

他,且行且思。终于,有一天“顿悟”:

“客观世界及其变化,均为‘心’之幻觉,由‘心’所定。心即为佛,而佛性乃人皆有之的秉性。人,须发扬自身佛性,勿‘心’外求佛。”

这就是禅宗著名的“本性是佛”观点,比佛教原先的修行方法更为直捷便当,由此引导社会上大凡有劣迹的坏人皆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具有普遍的教化意义。

他的“庐陵米价几何?”之问,承续六祖踏碓舂米、关注苍生幸福的现实意义;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 见水还是水”的哲学思想,如阳光普照人心。

他在净居寺弘法28载,极力推崇并改造禅宗,走大众化道路,使佛教更具中国本土特色。禅宗所称的五宗七家,属他开创的青原派繁衍的就占三家。

“山原七祖开,地以名贤重。”他,且行且思,思有所得,终于使青原山成为名副其实的“祖关”,成为“山川第一江西景”,成为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

他,就是行思,被后世尊为禅宗七祖。

一群人的禅心

佛教,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其创立至今,造像技艺便一直相伴发展。

在青原山附近的东固,就有这样一项将木雕工艺与民间宗教造像、宗教信仰仪式三者完美结合的综合性技艺,叫“东固传统造像”。自明朝“南京工部匠籍”中的“雕銮匠”衍生而来,传至刘节明、刘节亮、刘节旺三兄弟,已是第53代传人。

三兄弟被尊称为“丹青先生”。他们能娴熟地绘制和雕刻各种神像,包括观音、弥勒等佛像。雕刻前,胸有成竹,信手拈来,没有特殊情况,不会轻易对照家传的图纸,构思神像造型与神态,全靠日积月累的经验,以及对这份神圣劳动的尊崇、热爱。开斧或开锯前,要举行庄重的祭祀仪式,以神像头部的长度为基准,依照“坐五、立七、跪四、盘三”的比例开粗坯、中坯和修嫩坯。开坯时完全不用墨斗弹线,而是直接用斧子劈、锯子锯,或留或切,捏拿精准,堪称一绝。神像造好后,还要给神明开窍,即勾勒五官,通气孔,并在神明的背后开凿一个四方形的福藏。

“给神像开面是造像中的关键点。面相开得好坏,直接决定造像是否成功。”刘节亮告诉我,“神味太足,让人心理难以亲近;人性太足,又削弱了宗教神秘感。只有将神像定位在人与神之间,才易被普通百姓所接受。”想想看,这种高超的艺术有多么奥妙!

经粗磨、刮灰、细磨、牛胶水封底上色,最后给彩绘好的神像涂上桐油或生漆、贴金箔或上金粉,让神像更显华美庄严。

神像完成后,三兄弟还得主持一系列复杂的“开光仪式”(包括挂出儒释道三教画像、配乐吟唱等程序),以赋予“木头”神像“神性与法力”。

我多次走进三兄弟位于东固的作坊,空气里流漾浓郁的木料香气,让人恍若置身仙界。三兄弟专注地雕琢一件件佛像,就像在雕琢恬静的时光,让时光亦拥有灵性与禅境交相融汇的魂魄。

张黎娟是国家一级佛像彩画师。她在庐陵古街有一间“荷物”工作室。她绘就的佛像惟妙惟肖,面容温润。佛像上线条与色彩的杂糅,让人觉得有些庄重与神秘。换句话说,这些色彩,本身就带有宗教的神秘感,让人沉静、沉思、沉淀。其妙手偶得的人生格言与彩绘佛像一样,禅味十足。

“面向太阳,不问春暖花开。”

“生活中,你在意什么,什么就会折磨你。事如风,不过一阵子,无论是繁是简都会过去。”

“心随念走,身随缘游,不是靠心情活着,而是靠心态活着。”

“我们总是像智者一样去劝慰别人,却像傻子一样折磨自己,很多时候,跟自己过不去的是自己。”

“把浩瀚的海洋装进我胸膛,即使再小的帆也能远航。”……

雷小霞的禅茶总是让人如此平和恬淡。一举手一投足,不问人间尘烟,只求上善若水,宁静致远。极简的东方禅意,从不寄意于奢糜的堆砌,要的是素朴的本真与内心的安宁。随车带上水壶、茶盏、蒲团坐垫、小木桌,数盒绿茶、白茶或红茶,觅一依山傍水僻静处,采撷一束野花插在小木桌的瓶子里,盘腿而坐,大半天时光,在梵乐与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伴奏下,泡一壶不疾不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禅茶。

王舒仪的香道让人远遁红尘之苦与名利之累,熏香袅袅,沁润在禅中,忘我在禅中,感悟在禅中。其深思熟虑创作的禅诗,让人在舒缓幽婉的旋律里,掂量人生真谛。

“飞鸟在青山之上,

捎来一片白云,

拈一支笔,蘸水,蘸云,

也蘸着天地清灵,

写意悠远古禅净……”

曾伟的安静是从外至内的,是一种没有任何造作与杂质的安静。他是学画的,却能闭目静立,唱出晨钟暮鼓一样悠远空灵的歌曲。他不是专业作家,却能策划出阳明书院讲堂、国学培训、禅修夏令营等文气冉冉的活动,写出禅意里对极致与唯美的通彻表达:

“你却步停下,

万千遐想。

你信步走来,

一缕清风。

转身离去,

落空听足音。

似鸟海东来,

又从未来过。”

释妙安是青原山净居寺的住持,早春二月,微寒的空气中弥漫腊梅的清香。我与书法好友杨仁根周末去阳明书院观摩书法展,邂逅释妙安。他始终面带微笑,盘腿坐禅,缓缓说起行思七祖的禅宗,说起心血之作——行思禅院,说起重开“青原讲会”的愿想,说起“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落实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的佛家思想,与“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王阳明心学相结合的深远意义。

一群人的禅心,其实与很久以前一个人的禅悟遥相呼应。悟道,草木皆仙;禅心,超凡脱俗。

一座山的禅韵

到过青原山的人,除了必须知道颜真卿这位一代书圣曾留下的墨宝“祖关”,63岁的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时曾折返青原山拜谒七祖,还不能忽略三个人与三首诗。

一是文天祥的《青原寺》之二:

空庭横螮蝀,断碣偃龙蛇。

活火参禅笋,清泉透佛茶。

晚钟何处雨,春水满城花。

夜影灯前客,江西七祖家。

净居寺的清幽肃穆,处处显示着江西七祖家的不俗,让文天祥心生向往。

二是黄庭坚的《次韵知命入青原山口》:

坑路羊肠绕,稻田棋局方。

林间塔余寸,风外行斜行。

吠客犬反走,惊人鸟坌忙。

山形与祖印,岑绝两相当。

七祖不立文字,以心印心的高妙,让尚未入山的黄庭坚对青原山禅宗无比崇仰。

三是杨万里的《贺周盖公三层百尺楼》:

崖谷求仙底有仙,金梯上去即仙源。

山川江西第一景,风月无边相国园。

十倍黄楼况黄阁,千寻青壁是青原。

写成脚力犹强句,灯火笙歌特地村。

其中的“山川江西第一景”与“千寻青壁是青原”两句诗,成为青原山的醒目标签。

我曾经信步走到净居寺后山的卓锡泉,听到朋友讲述这样一个传说故事:

当年,七祖行思在青原四处游历考察。一日感觉口干舌燥,而附近又没有水源。焦灼之下,便用锡杖往地上重重一顿,所顿之处猛然涌出一股清泉。七祖大喜过望,如饮琼浆。

为这样美好的故事,我情不自禁地舀水品咂,果然甘甜无比。

我曾在吉安师范就读时,与同学们一起到青原山野炊。登临山巅,远望碧野无边、赣水苍茫;细听木鱼诵经声清悠,顿时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吃完午饭,大家席地而坐,读书写生,吟诗唱歌,笑声在草坪上翻滚。

我也曾经在青原山净居寺住过一宿。

静。能听见往事在跟前鱼贯而入,交头接耳的细碎声响;听见树影、花影、月影,踮着细脚,在窗棂抑或斑驳地面跳芭蕾舞的柔音;听见时光呼啸而过,历史的回声苍茫辽阔……我甚至能听见一片树叶在习习秋风里打哈欠,一只蚂蚁在咀嚼食物时那种惬意的“咂吧咂吧”声,一滴露珠被昆虫羽翅碾滑后浅浅的怨嗔。

还是静。这回我听见了寺庙里才有的晨钟暮鼓。“咚—咚—咚……”声线是那么纯净,像婴孩眼眸,没有任何杂质;旋律是那么温婉幽柔,像丝绸一样,其纹理与色泽、奇幻与优雅,代表了富庶、高贵、精致、江南、水流、春天、民谣以及摇曳斑斓的理想生活。感官的错乱,反而让我体验到心灵恣情放牧的欢愉;品味到静的极致,就是美的极致。

一座山的禅韵,就这样以清泉、书香、晨钟暮鼓的形式,一丝一缕渗透我的青春岁月,我的闲暇时光,让我在纷繁喧嚣的尘世里,拥有久违的淡然、悠然、怡然…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