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无处不在

原标题:悦读无处不在 ——关于书香阅读的街头调查

     

书儿广场一角

     

阅读中的小女孩

     

吉安市新华书店内景

为纪念第21个“世界读书日”,本报记者围绕书香阅读相关话题针对性地进行了多层面采访调查,以下是采访实录。

1庐陵文化生态园古街某私营书店

采访对象:店主曾伟

几年前,我寓居湖南双峰县,与朋友逛新华书店,竟在书架上看到几本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的简版微字《康熙字典》。听说这本书一直在售,而且卖得不错,顿时,我对这个文正公的故乡肃然起敬。

待我回到家乡县城,翻遍了所有书店也未能见到有此字样的书籍。此事后至今,书店陆陆续续关门,更是少见到这样的“东西”,这个事儿印在心里许久,由此而衍生的无数思考至今无以了了……

时间如潺潺流水,我所能看见的周围,读书的人稀少了,谈书的人更像暴雨后,被大水冲走的码头,慢慢找不到踪迹,像我一样的,一直在“走水路”的人,无法找到“上岸”的地方,摆渡人也歇息了,开始走上另谋营生的路,“走水路”的人想自己做个码头,方便自己上岸后等等过水的人。

这也许是我甘愿冒着亏本风险,做一间实体书店的缘由。

2吉安市新华书店

采访对象:朱副主任

市新华书店在繁华的井冈山大道和阳明路的交汇口,几十年没有变的外墙,显得冷寂。

朱副主任介绍:作为吉安唯一一家国营书城,目前店内外月销售额约为30万码洋。新华书店在13个县区都有分店。市新华书店经几十年岁月已现老旧,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重建书店。

与私营书店相比,朱副主任认为新华书店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就是书籍品种齐;劣势就是没有私营书店灵活的销售方式和进货渠道。

30多岁的朱副主任说:“来书店买书读书的大人比较少,学生是主要读者,市民的阅读量整体还是比较少的。不过比较可喜的是我发现除了老读者,也陆续出现了一些年青人的身影,尤其是一些农民企业家,他们经常到这里来买农业科技的书。”

他还说:“新华书店靠实体店销售去盈利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新华书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有一份社会担当在里头。我们的书店如果像别人一样全部拿去出租,收益可能比卖书要强多了,但我们不会这样做,更不会关店,因为那份情怀在,那份担当在!”

3电话采访退休公务员

采访对象:曾先生

曾先生热情地告诉记者:

我每天用2—3小时阅读,最喜欢看的是文史、小说,杂志也会看,常常是二三本、三四本一起读,省得只读一本,枯燥。尤其是一些影响力大的获奖作品,我会重点去读。比如去年出来的贾平凹的《带灯》就写得十分好,至于一年内读了多少本书,这个我不会刻意去统计,像《史记》《中国通史》这些书都会反复去看。一些传记,比如左宗棠、朱元璋、张居正的传记也看。同时我也买了很多书,大概有几千册吧,以前买得多,读得少,现在往往拿起以前买过读过的书,一读再读。我读书,第一遍往往比较粗,又看得比较快,有雾里看花之感,经典的书要看到第二遍第三遍才能看出一点名堂。

关于读书的意义,曾先生说:“首先是自娱自乐,读书是很有价值的消遣;其次,可以学到东西,所谓开卷有益,多少都能学到一点。做人嘛,一辈子学不完的。同样的事情,别人写得栩栩如生,我们写不出来;同样的道理,人家提炼得有深度,我们总结不出来,这就需要多琢磨。

记者又问到对于子孙后代,对于年轻人的阅读,有否忧虑或者告诫?曾先生十分欣慰地回答:“这点我不担心。我喜欢读书,我的孩子也喜欢读书。我的外孙跟我一样,天天捧到一本书,这就是一种言传身教。我七八岁的外孙已经拥有一柜子的书了,他已经什么书都能看了,这就是一种无形的影响。所以说,我的家庭也是喜欢看书的。”

最后曾先生寄语大家:“与其天天弄手机,不如回家看看书。”

4吉安市图书馆

采访对象:副馆长杨波、技术部主任谌春燕

杨波告诉记者:

为迎接“世界读书日”,图书馆作为吉安市公共读书空间,将推出一系列书香活动。一是举行全省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工作启动仪式。目前全省开通“通借通还”的图书馆共有36家,吉安就占了14家,也就是说全市全部实现通借通还。

其次,将举办“白鹭洲大讲堂”文化活动。自从2015年12月我市启动“书香庐陵月”活动后,“白鹭洲大讲堂”开始走出图书馆,到园区、学校、军营、机关巡讲,影响力和受众日益扩大。

另外还有外国文学名著插图展;绘本讲读及延伸活动;读者征文活动等。

谌春燕是资深馆员,她介绍说:图书馆纸质藏书今年达到40万册,很多一部分书籍到流动书厢去了,图书馆一直致力于“建立多个微小阅读空间”,今年,随着系统升级,这些流动书厢都改叫“分馆”,实行“分馆制”,各地分馆都可以进行电脑借阅。

数字图书借阅方面目前借阅量不多,这可能是公共图书馆的一个通病。今年图书馆将重点推介“网上联合参考咨询”,这是一个全国性的资源整合、共享资讯的平台,而且全部都是免费的。

数字资源方面,市图书馆今年目标是总量达到50T(1T相当于1千小时的视频),“这些希望政府能够高位推动。”

记者了解到,目前图书馆已办理“通借通还”借阅卡2万多张。文学书库和少儿书库的借书量占总借书量的3/4,阅读受众以学生为主。

这天是周二,图书馆较周末或节假日安静。记者看到一些年轻人的身影,多是各类备考者。一位26岁的女孩说自己在北京工作了几年,现在回到家准备考研,因为这里离家较近,环境又比较好,所以选择在图书馆复习。她认为,这边的图书馆专业性书籍比较缺乏,还是有一种“生活化”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内地生活比较舒适安逸,大家都更愿意读这种书吧。

5城北“书儿广场”

采访对象:负责人罗宏

“书儿广场”今年农历初八才开张,可是它推出的“换书”概念早已声名远播,许多人大老远跑过来一试,结果大呼过瘾。

罗宏说:“开这样一家占地300多平米的书屋,又不卖,只是换,别人都问我是做公益吗?我也不置可否,我只想让爱书喜欢书的人有个地方可以爱看就看,想看就看;同时因为自己是农村出来的,从小也喜欢读书,对家乡有比较深厚的感情,在北京创业有了一定积累,加上家乡有这么好的空气吸引我,于是张罗起了这个。”

换书怎么换?价格基本都是5折以上。原来罗宏自己北京公司的员工开发了一款叫“书儿”的APP,350多万册书的ISBN号在这里可以一“扫”无余。将你的旧书带到“书儿广场”,通过APP将书换给“书儿”,获得相应数量的书券,在店内选择你喜欢的书,使用书券购买。目前店内有书籍2万多册。

“换书”的意义,主要是有助于书的流通,实现资源共享,对于一些面临缺失的书也有一个保护作用。

罗宏讲了一件有趣的事。

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个老中医,他看了看店里的书,十分不悦,说我要的书你这里一本都没有。老中医说自己有中医方面的藏书几千册,可惜呀,儿子孙儿都不读的,没有继承自己的老本行。罗宏就建议他把藏书加入“换书”行列。

现在,两人成了莫逆之交。老中医经常带着几本自己珍藏的书给罗宏看,罗宏拿出一本来,是一本《中医内科学》,书里面还夹着一张发票,1992年,1元4角2分,书用纸皮包着,品相完整。

“黄学生”(音译)住在城南,经常骑着自行车来这里换书。他对罗宏说:有人一辈子挣钱,有人一辈子求名,我就喜欢读书。

因为环境好,资源好,换书又方便,来这里读书换书的人还真不少。规定是晚上9点关门,可往往拖到10点11点,总有看书的人不舍得走。“有一次还差点把一个读者锁到里面去了”。

“书儿广场”今年准备与苏州吉安商会合作,建立100家“农家书屋”,每个“农家书屋”配备书籍平均2000册左右。现在,第一家“农家书屋”已经选址在吉水县水田乡沙上村,正在装修之中。至于为什么要做这么多“农家书屋”,罗宏说:“主要是农村娃子太苦了,他们没有图书资源,有些镇往往连一家书店都没有。”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