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水区的“节水经”——青原区积极探索节水型社会建设
来源: 江西新闻 2016-02-21 18:57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近年来,吉安市青原区坚持以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根本,以“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需浪费”为目标,主攻五大节水示范点建设,2015年12月荣获“全省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

念好“紧箍咒”

青原境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525.75毫米,水资源总量7.3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3330立方米。在这样的丰水区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为此,该区在制度管人管事上下功夫,念好“紧箍咒”。建立健全“三条红线、四项制度”,把节水型社会建设纳入区直部门、乡镇街道年终目标管理体系,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等指标进行督查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该区将水资源论证作为项目建设审批的前置条件,对未通过水资源论证的,或达不到用水定额标准的,一律不得批准兴建,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污染、资源型及水污染项目的建设,2015年拒绝14家高耗水企业入驻,关停高消耗、水污染企业12家。

同时,该区加强居民用水管理,严格实行节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国家明令淘汰、落后、高耗水的节水产品不得入市,一经发现坚决取缔;对新建和改扩建的公共和民用建筑,必须使用节水器具,否则工程不予验收,供水部门不予供水。

唱响“六字诀”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何处破题?为此,该区提出“宣传、奖励、示范”的“六字诀”,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纵深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宣传发动。该区每年邀请专家举办水法讲座,讲解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普及节水常识;定期开展“节水机关”“节水学校”“节水社区”“节水家庭”“节水模范”等评比活动,教育引导好社会群众。据统计,该区每年发送公益短信4.2万条,发放宣传单3.4万张、宣传手册2.5万本,直接受众达15万人次以上。

奖励促动。为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该区制订节水奖惩规定,建立节水建设资金补贴、税收和贷款优惠政策,年安排项目奖励资金1000多万元,对节水项目建设给予倾斜,其中推广农业节水技术,给予每亩200元至400元奖励补助。

示范带动。该区从工业、农业、生态、社区、学校五个方面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目前,该区万元GDP用水量为306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55立方米,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65%;节水器具普及率达61%;建成高效节水面积3.9万亩,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55。

走好创新路

2014年,鑫旺金属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节水技术,将生产用水小循环改为大循环,年均节水3.8万立方米,荣获“全国节能减排先锋企业”“江西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等称号。这是该区创新技术、高效用水的一个典范。

近年来,该区在大力发展电子、光伏、现代农业等节水环保型产业的同时,针对现有的火电、造纸、冶金等行业,通过“上大压小”,改进传统产业工艺设备和技术流程,创新循环供水冷却技术、中水回收利用技术、大循环用水技术、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工艺等,大幅降低用水量,减少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今年,该区试行水平衡测试制度,对用水户、用水单元和用水系统的水量进行测试、统计、分析,准确摸清用水现状,正确评价用水水平,得出水量平衡关系,找出用水薄弱环节,挖掘节水空间和潜力,使用水更加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