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2015年,峡江县实现生产总值60.04亿元,增长9.6%;财政总收入10.02亿元,增长2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64元,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27元,......

原标题:铿锵步履踏歌行 ——峡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曾双全

这是一组骄人的数据,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2015年,峡江县实现生产总值60.04亿元,增长9.6%;财政总收入10.02亿元,增长2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64元,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27元,增长12%……

一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该县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新常态,拼搏进取,攻坚克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铿锵有力,为“十二五”收官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着力产业提升 加快转型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内在要求。峡江县坚持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在发展中转型、在升级中跨越。2015年,该县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0.4∶49.4∶30.2。

经济发展,工业为先。该县紧紧围绕生物医药、金属制造、新型纸业、绿色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引导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集中,政策扶持向主导产业倾斜,积极推进技改升级、扩大产能。同时,组建专业招商队长期驻点广东、福建、浙江等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2015年,全县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7个,工业总产值完成170亿元,其中金属制造产业突破1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突破50亿元。

无工不富,无农不稳。该县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效益化发展。2015年,该县收购商品烟8.2万担,实现税收2400万元,亩均产量、收购均价居全省第一;绿色蔬菜、特色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增加3300多亩、1900亩,精品果业达6万亩。全县现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94家、家庭农场265家,带动农户2.6万余人。

同时,该县加快现代物流平台建设,引进赤湾东方物流、远成物流、宏达物流等一批大型国企、百强民企、上市公司落户。2015年,全县新增货车836辆,总运力达9.9万吨,全年实现物流税收2.14亿元。

立足生态优势 打造美丽城乡

“还是家里好,山清水秀,空气都是甜的!”从深圳回家过年的罗田镇娄下村村民陈文平发出感叹。65.5%的森林覆盖率,国家Ⅰ级标准的空气质量,国家Ⅱ类标准的赣江峡江段水质……良好的生态,是该县城乡居民的骄傲。

该县在生态建养上做“加法”。对国有林地和主干道沿线25.5万亩重点生态区域实行封山育林,积极推进造林绿化,2015年,全年完成造林2.26万亩;强力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农贸市场、7个无物业小区改造有序推进,加快城市道路、地下给排水管网、绿色景观提升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区绿化率达67%;扎实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积极推广农村污水处理“生态疗法”。目前,该县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乡镇7个、省级生态村8个。

在环境整治上做“减法”。该县突出抓好水库水质治理和生猪养殖污染整治,定期对124座小(二)型以上水库水质取样检测。2015年,拆除猪栏131栋、3.6万平方米。同时,严把项目准入关,严禁污染企业进县入园。一年来,该县共否决入园项目20余个,取缔非法企业17家。

坚持民生优先 提升幸福指数

“这条路修得真好,来往新老县城只需要十几分钟了,政府为咱百姓做了件大好事!”这是春节期间峡江群众的普遍感受。峡江县樟吉高速连接线改造工程总投资4.6亿元,总里程21.8公里。该工程已于年前通车,来往新老县城的时间缩短了一半,极大地方便群众出行。

民生改善,幸福之本。峡江始终把民生保障作为第一考量,坚持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以有限财力踏实推进民生事业。2015年,该县民生支出13.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6.7%。

———精准扶贫全面实施。2015年,该县启动扶贫攻坚“三年大决战”,整合资金2100余万元,实施水、电、路、农田水利等项目130个,建成产业扶贫示范村10个,2588人实现脱贫。

———保障体系有效健全。2015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2771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297人、发放创业贷款8703万元。城乡低保对象6361户9983人,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3793.9万元。1372套续建保障性住房主体工程完工,589户棚户区改造任务基本完工,完成农村安居工程3818户。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恢复农村教学点5个、迁建2个,新建或改造乡镇中心幼儿园5所。完成马埠、戈坪卫生院综合大楼和20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农合参合率达99.54%,基金使用率达98.33%。

一项项民生实事的强力推进让百姓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2015年,该县实现信访工作“三无”目标,公众安全感指数测评列全省第6位。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