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井冈红土,铸就辉煌。80多年前,这片红土上孕育的革命火种,迅速燎原全国;80多年后,井冈红土又有了一份新的使命。作为革命老区,井冈山立志在全面小康路上要弱......

原标题:吹响冲锋号———井冈山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曾莹、龙琪风

井冈红土,铸就辉煌。80多年前,这片红土上孕育的革命火种,迅速燎原全国;80多年后,井冈红土又有了一份新的使命。作为革命老区,井冈山立志在全面小康路上要弱鸟先飞:“利剑”出台“32条”,开辟“四大战场”,落实“五个一批”,实施“六大帮扶措施”,走出了一条实事求是、敢于胜利的扶贫攻坚新路子。

新年伊始,“十三五”的序幕刚刚拉开,在井冈山经济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全市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冲锋号:“2016年底,井冈山要实现贫困人口下降幅度达80%以上,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确保在全省率先‘摘帽’!”

沉下去:扛起政治责任

“走,到村上去!”一声号召之下,井冈山3000多名党员干部组成25个扶贫团、126个驻村帮扶工作队,分赴精准扶贫各大战场。

逢“提”必“下”,在井冈山,拟提拔干部必须先到基层锻炼。作为井冈山“党建扶贫”的一张名片,由112名后备干部担任的村“第一书记”,扎根基层,战斗在扶贫一线,为派驻村破难题、促发展、惠民生,俨然成为了井冈山市“党员干部进村户、精准扶贫大会战”的主力军和致富的“领头雁”。

拿山乡江边村第一书记贺庆明,为解决当地贫困户“除去打工和种田再无出路”的现状,深入调研后与乡村两级共同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技术引进建立草莓种植示范基地480亩,吸纳红蓝卡户33户以土地和产业帮扶资金入股,同时还将17个种植大棚无偿提供给贫困户自主经营,辐射带动周边100余户农户。

为增进脱贫信心,党员干部持续开展了“干群心连心、点亮微心愿”活动,采取集体募捐、统筹社会资源等方式,甚至通过个人出资,不断点亮群众微心愿。目前,全市共认领了4批次7300余个微心愿。

树靶心:精准到户分类施策

新年伊始,“十三五”的序幕刚刚拉开,井冈山全山经济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上传来喜讯:2015年全山贫困人口减少7016人,下降幅度达46.75%,贫困发生率由13.5%降至7.15%。

浩荡东风阔,征程催人急。按照“4411”梯度减贫、2016年要实现在全省率先“摘帽”的总目标,井冈山迅速行动,整合扶贫资金2.8亿元,市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达6000万元。

怎么帮?帮什么?井冈山采用“一乡一计划、一村一对策、一户一方法”,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开辟出旅游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和移民扶贫“四大战场”,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安居扶贫、基础设施扶贫、保障扶贫四大攻坚。

对无力无业的“红卡户”,重点实施“输血”式扶贫,从出台代缴医保金、低保提标、政府救助金等系列兜底性保障政策,就业公益性岗位两个方面给予保障,形成“双收入”。对那些居住地“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制定了“引农出山、移民建镇、特困上楼”的搬迁移民脱贫政策,采取政府建设“爱心公寓”统建楼的“交钥匙”工程,“红卡户”家庭只需交纳1-2万元就可以搬迁入住。2015年全市已完成移民搬迁3183户,计划在2016年再度完成3888户的移民搬迁任务。

对有力无业的“蓝卡户”,重点实施“造血”式扶贫,制定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政策。坚持因地制宜,采取“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积极探索“电商+”“旅游+”等扶贫新方式,大力推进特色富民产业发展。市财政拿出1600余万元组建“惠农宝”金融合作社,入股“红卡户”每户1万元,确保每年不低于15%收益,使得贫困户增收“零风险”。目前,全市已建立合作社126个,建立产业基地100余个,吸收了3959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

在后期巩固性工作中,主攻脱贫战线,兜底保障底线,筑牢返贫防线,始终坚持三箭齐发,三线共进。从旅游门票收入和土地出让金中各切出10%筹措2000万元以上的爱心扶贫基金,对突发事件实施爱心救助,防止脱贫又返贫,防止新贫困人口的产生。

齐发力:构建大扶贫格局

众擎易举,众行易趋。多年来,井冈山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立足自身优势,充分调动各级驻山单位、红色培训机构和非公企业等社会力量,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扶贫体系。

在南京军区的协调下,沿海地区“五省一市”牵手井冈山,大力开展“三联”活动。目前,援建单位先后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实施项目近80个,直接受益群众达6万余人。

去年,成功争取到华润集团将投入1亿元的罗浮旅游扶贫实验区建设项目。通过统一规划,就地改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如今的罗浮已逐步成为绿色生态而有活力的民族特色新村镇。

除此之外,井冈山43家驻山单位,51家非公有制经济企业,都纷纷与贫困村结成了帮扶对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倾情帮扶贵溪村,将其打造成中井院的社会实践教学点。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采取“贫困户农产品+基地收购”模式,帮助荷田村贫困户解决增收问题。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